高考查询网 > 古代文学 > 正文

《围城》中知识分子的传统与现代内涵探讨

时间:古代文学 高考查询网

知识分子是钱钟书先生所著《围城》中描写的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钱钟书先生以一个学者的角度冷眼看尽世间知识分子群像,揭示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知识分子责任缺失和文化劣根性带来的时代悲剧,发人深省。本文对《围城》中知识分子的传统与现代内涵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围城 知识分子 传统与现代

20世纪“五四”之后许多作家将目光转向了知识分子这一群体,知识分子成为了新文学的一个重要题材,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围城》一书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能够更加清晰的思考现代知识分子需要继承和改善之处,从而更好的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一.《围城》中知识分子的形象特征

贪慕虚荣。《围城》中知识分子的贪慕虚荣分为对文化的虚荣和对物质财产的贪慕虚荣,比如小说中的哲学家褚慎明因为写给柏格森的信被后者退回,就开始对直觉主义产生厌恶之感,同时他的名气也是依靠外国哲学家的回信堆积起来的,也会因为中国人被敷衍而研究数理逻辑;在《围城》中,这些知识分子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杜撰了许多日本人的罪行,杜撰出本不属于自己的产业,如烧毁了空中楼阁、占领了乌托邦的产业等。

不学无术。《围城》中的知识分子大多属于抄袭、作假之辈,有许多所谓的专家名士、教授名师等都依靠着故弄玄虚和造假抄袭伪装成文化学者,文化的华丽外衣下隐藏的是看似聪慧的愚笨。比如说在《围城》中有一个三闾大学,三闾是古代文人追求的榜样,但是书中三闾大学的校长沉浸于拉帮结派、勾心斗角,而不是致力于课题研究、教书育人,在怀疑主人公发现自己的不良事件后便处心积虑的赶走主人公;又如留洋女博士苏文纨在被主人公发现抄袭后毫不知错的抵赖,仅仅是依靠一张留洋学生的文凭来遮羞。

怯懦无能。怯懦无能这一特征在《围城》中主人公的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方鸿渐这一名字的意义便是在这样社会环境中注定是个失败者,主人公无论是在情感还是求职上都将怯懦无能这一特征展现的淋漓尽致,纵观主人公的一生不难发现,每当需要他做抉择时,便越是软弱,他的性格中怯懦无能占据了主导。

崇洋媚外。崇洋媚外几乎是当时知识分子的通病,在《围城》中的留洋身份就相当于古代的科举进士,地位较高,《围城》一书中塑造了许多留洋学生的形象,各个都在自我吹嘘自己的留洋身份,时刻不忘以留学生自居,这一特征的形成与不思进取的国民特性也有一定的关系。

二.《围城》中知识分子形象形成的因素

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书中的社会背景是一个动荡不安、战火纷飞的的年代,这种时代背景为知识分子追求进步、思想解放建筑了一座高高的“围城”,首先生存的艰难促使知识分子的思想产生不良转变,也是必然结果,同时中国人“爱面子”的传统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知识分子对文化内涵的追求变得肤浅;其次生存的艰难使得部分知识分子受生活所迫,仅仅将文化知识作为一种谋生手段,古代文人墨客所具有的节气和操守在生存压力中逐渐被磨没了,只剩下了一些利于生存的生活法则。

中西文化碰撞交融下的自卑心理。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西方文化的传入使得新旧文化的冲突日益明显,知识分子在传统文化和西方先进文化之间摇摆不定,两种价值取向不同的文化的碰撞使得知识分子保守兼具?放,易出现崇洋媚外的社会形态。

封建传统文化的影响。《围城》中还是有着一部分的知识分子在坚守着传统封建思想,故步自封,这样的顽固坚守反而不利于社会文明的进步,难以认清和肩负起时代的责任,在一定程度上是时代悲剧的成因之一。

三.现代知识分子的内涵

必须具有较多的知识储备。每个人都具备一些知识,但并不是人人都可以称为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所具有的知识总量在整体上要高于社会上的其他群体,足够的知识储备是知识分子的必备条件之一,现在对于知识分子的界定大多是具有较高文学造诣和掌握更多有关人文与自然科学知识的人。

从事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工作。知识分子以付出智力投入为主要的劳动方式,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从事脑力劳动的人越来越多,但显而易见的是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从事脑力劳动的人都称为知识分子,比如我国国家公务员就不属于知识分子,因此现代知识分子的内涵具有其付出劳动的特殊性。

对现代知识分子的界定要根据中国国情而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知识分子往往是被作为政策的对象,因此现代知识分子的内涵含有中国国情,是政策实施的对象而不是制定者和执行者。

《围城》中对知识分子的描述具有很深刻的思想意蕴和社会现实意义,为现代知识分子精神进步和启迪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利于引导现代知识分子构建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推动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