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大发展理念”既是“十三五”规划建议的主线,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毋庸置疑,精神文明建设聚焦五大发展理念凝心聚力,已经成为责无旁贷的重大课题。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五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一)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
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在深刻分析国际发展大势、国内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形成的。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在大调整大变革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趋势,原有增长模式难以为继,科技创新孕育新的突破。从国内看,“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面对新常态下的新变化,再坚持粗放发展模式、简单地追求增长速度,显然行不通了。
新的发展变化需要树立新的发展理念。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
这五大发展理念,也是针对当前和“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提出来的。创新,针对的是发展动力问题,只有坚持创新发展,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才能让更多的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快速成长,让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更加充沛;协调,针对的是发展不全面不平衡问题,只有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四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才能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发展不全面不平衡问题,增强发展整体性,让全面建成小康路上没人“掉队”;绿色,针对的是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只有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才能使发展可持续,让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洁,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开放,针对的是使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问题,只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才能以开放促创新促改革,进而加快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共享,针对的是发展的目的问题,只有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才能汇聚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以五大理念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谋篇布局,是五中全会精神的一大亮点。发展理念对路了,目标任务也就好定了,政策举措也就能够有的放矢了。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化理解、统一认识,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来贯彻落实,真正把新的理念转化为引领“十三五”时期新发展的强大力量。
五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二)
洋洋3万字,5年新蓝图。日前,国土资源部正式印发实施《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了“十三五”时期国土资源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特别是融合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纲要》将成为指导“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国土资源事业改革发展的基本依据和行动纲领,更是履行国土资源管理职责的基本遵循。
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规划,《纲要》备受瞩目、意义重大。“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基本资源国情没有变、资源在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总体态势没有变”的前提条件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战略机遇期内涵发生深刻变化,必须更多依靠内生动力实现发展、更多依靠扩大内需带动经济增长、加快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中央就国家粮食安全、国家资源安全、国家生态安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发展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等提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未来5年,国土资源工作必须深刻认识战略机遇期内涵变化,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国土资源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定位,顺势而为、主动作为,开创国土资源工作新局面。
国土资源“十三五”画卷,将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铺展开来。坚持以“创新”增强国土资源事业发展新动力,就是要创新耕地保护制度,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快矿产资源管理制度改革,强化国土资源科技创新驱动。坚持以“协调”构建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新格局,就是要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优化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进陆海统筹发展。坚持以“绿色”开辟国土资源永续利用新途径,就是要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
目标就是“
发展蓝图已经绘就,前进号角已经吹响。规划中美好的愿景、科学的理念,不可能自动变成现实,唯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汇聚到落实“十三五”发展蓝图上来,以投鞭断流的气势、背水一战的意志努力奋斗,才能确保共同实现全面小康的美好梦想,抵达第一个百年目标,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