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城市性质
上海是我国的直辖市之一
长江三角洲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并将建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
上海的城市目标愿景
“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通过“创新、人文、生态”三个分目标,深化了“卓越的全球城市”的内涵,充分体现创新对未来城市竞争力的核心引领,突显对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支撑,彰显以人为本理念和城市特色魅力。
2035年的上海什么样?
哪些“干货”尤其值得关注?
四条底线,探索超大城市转型路径
“上海2035”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作为一根红线贯彻始终。记者从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了解到,“上海2035”在规划编制方法上,发生了一些转变。
首先,由注重经济导向,转变为更加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上海2035”在目标定位上,更加关注“人”的需求,将在上海生活、工作、学习、旅游等不同人群对于城市发展的愿景,真正反映和具体落实到规划中。在实施策略上,积极适应未来生活方式转变趋势,更加强调“社区”这一城市基本空间单元的建设,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组织紧凑复合的社区网络,促进生活、就业、休闲相互融合,提升市民的幸福感。
其次,在资源环境紧约束的背景下,“上海2035”转变了规划的思维方式,明确上海的城市发展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严守土地、人口、环境、安全四条底线,实现内涵发展和弹性适应,探索超大城市睿智发展的转型路径,力争成为高密度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人口规模方面,严格控制人口规模,缓解人口快速增长与资源环境紧约束之间的矛盾,至2035年常驻人口控制在2500万人左右,并作为长期调控目标。在常住人口基础上,以实际服务人口需求进行公共资源配置,提高城市对服务人口的基本保障能力。城市住房养老、基础教育、体育、绿地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以满足常住人口需求为主。水、能源、安全、交通等设施需要满足实际服务人口的需求,规划考虑在常住人口基础上预留20%以上的弹性。文化、医疗、教育、体育等高等级公共服务设施需要满足常住人口以及更大区域内人群的需求。
土地资源方面,上海未来将严守建设用地总量的“天花板”,建设用地控制在3200平方公里以内。进一步优化用地结构,适度减少工业用地比重,增加绿地、公共服务设施等用地的比例,并重点通过推进集约节约用地和功能适度混合来提升土地利用绩效。同时,构建空间留白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控制土地供应时序,提高规划的适应性,为未来发展留足空间。
生态环境方面,锚固城市生态基底,全面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确保生态用地只增不减。加强生态空间的保育、修复和拓展,从城乡一体和区域协同的角度加强生态环境联防联治联控。
安全保障方面,加强水资源、能源和信息基础设施支撑保障,提升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能力,强化防灾减灾救灾空间保障和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应急响应能力和恢复能力。
空间体系:顺应全球互联、区域协同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全球城市发展,“上海2035”也致力于构建更加开放协调的发展格局,呈现“全球互联、区域协同”的规划视野。充分考虑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城市生活、生产、治理方式产生的深刻影响,在空间和功能布局上予以积极应对。从更开阔的视野、更高的定位去研究上海未来城市发展的战略框架,形成“网络化、多中心、组团式、集约型”的空间体系。
在区域层面,落实“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发挥中心城市作用,推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区域交通一体化,积极落实推动近沪地区(90分钟通勤范围),推动上海与苏州、无锡、南通、宁波、嘉兴、舟山等周边城市协同发展,构建上海大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创新合作模式,构建区域系统发展新机制,实施设施共享、交通互联、文化共融、生态共保、区域共治。
在市域层面,构建“一主、两轴、四翼;多廊、多核、多圈”的空间结构,控制中心城周边区域蔓延,发挥新城、新市镇县人口和带动地区发展的作用。
“一主、两轴、四翼”,即:主城区以中心城为主体,沿黄浦江、延安路- 世纪大道两条发展轴引导核心功能集聚,并强化虹桥、川沙、宝山、闵行4 个主城片区的支撑,共同打造全球城市核心区。“多廊、多核、多圈”,即基于区域开放格局,强化沿江、沿湾、沪宁、沪杭、沪湖等重点发展廊道,培育功能集聚的重点发展城镇,构建公共服务设施共享的城镇圈,实现区域协同、空间优化和城乡统筹。为锚固市域空间格局,统筹市域生态、农业和城镇“三大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市开发边界和文化保护控制线,形成“三大空间、四条红线”的空间管控体系,确保城镇空间不被突破,生态、文化空间不被侵占。
与市域空间格局相适应,形成“主城区-新城-新市镇-乡村”组成的市域城乡规划体系。其中,主城区包括中心城和中心城周边的宝山、闵行、虹桥、川沙4个主城片区。新城重点建设以区域重要功能廊道为依托、规划人口规模在50万以上的嘉定、松江、青浦、南桥、南汇5个新城。新市镇突出统筹镇区、街道、集镇和周边乡村地区的作用,分镇、中心镇、中心城周边镇和一般镇协同发展。乡村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的宜居功能,重点保护历史文化特色村庄,适度保留资源环境较好、综合评价较高的村庄。
在此基础上,以提升全球城市功能和满足市民多元活动为宗旨,结合城乡空间布局,构建由主城区和郊区两类地域,中央活动区(城市中心)、城市副中心、地区中心和社区中心四个层次组成的公共活动中心体系。
中央活动区包括小陆家嘴、外滩、人民广场、徐家汇等十几个区域,重点发展金融服务、总部经济、商务办公、文化娱乐、创新创意、旅游观光等全球城市核心功能。城市副中心包括五角场等9个主城副中心、5个新城中心和金山滨海地区、崇明城桥地区2个核心镇中心等,发展面向长三角和市域的综合服务中心,兼顾全球城市部分核心功能。地区中心和社区中心主要承担所在区域的公共服务。
开门做规划:创新、人文、生态之城
“上海2035”编制过程全面贯彻了“开门做规划”的要求,构建了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把规划编制过程作为探索城市治理方式转变的过程。除政府部门外,共有百余位国内外专家、40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团队参与其中,还有2.67万市民长期关注,1.9万市民实际参与。
“开门做规划”,为的是更好地体现全球发展趋势与上海实际相结合,国家战略与公众意愿相统一;发挥好上海体制机制优势,率先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两规融合、多规合一;适应后工业化时代的发展趋势,实现规划理念、体系和方法上的转变。
?建设更具活力的繁荣创新之城
未来的上海,将进一步提升全球城市核心功能。以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发展多样化的创新空间,营造激发创新活力的制度环境,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通过提高国际金融功能影响力和国际贸易服务辐射能级,提升对全球经济辐射能力。塑造国际文化大都市品牌和城市整体形象,打造国际时尚设计之都和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城市,扩大国际文化影响力。着力保障先进制造业发展,锁定一批承载国家战略功能,代表国内制造业最高水平的产业基地,产业基地内工业用地面积不少于150平方公里。
建设更开放的国际枢纽门户。进一步提高上海国际国内两个扇面的服务辐射能力,提升海港、空港、铁路等国际门户枢纽地位,增强区域交通廊道上的节点功能。规划形成国际(含国家级)枢纽-区域枢纽-城市枢纽的枢纽体系,建设浦东枢纽、虹桥枢纽和洋山深水港区国际级枢纽,进一步巩固提升上海亚太地区门户枢纽的地位。
强化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支撑。形成“一张网、多模式、全覆盖、高集约”的轨道交通网络,包括城际线、市区线、局域线三个层次各1000公里,强化新城与主城区、两场之间、新城与重点镇之间的快速联系,基本实现10万人以上新市镇轨道交通站点全覆盖。适应绿色交通要求和城市生活方式转变,优化慢行交通。完善城市物流格局,形成以沿海、沿江、沿湾为主、沪宁、沪杭为辅的物流通道布局。
营造更具吸引力的就业创业环境。优化就业岗位结构和布局。疏解主城区就业岗位,促进多中心布局,加强郊区城镇的就业集聚度。推进产业园区转型,打造配套完善、职住平衡的产业社区。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宽松灵活的产业发展空间,完善公共服务扶持政策。通过增加共有产权房、公共租赁房等手段,满足青年群体的安居需求。
?建设更富魅力的幸福人文之城
根据规划,上海将建设高品质文化设施。推进黄浦江两岸地区、苏州河沿线地区等重大文化集聚区建设。优化高等教育设施功能布局,每个新城、城市副中心至少有一所大学。推进市级体育设施功能布局,预留高等级专项体育场馆和训练基地。打造高品质国际化的健康休闲、医疗服务和医学科创中心,每个新城至少有一处三甲综合医院。
打造15分钟生活圈,营造幸福宜居社区。包括:打造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社区,优化社区生活、就业和出行环境,建设TOD社区,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全时段运营的城市。提供覆盖全年龄段的公共服务保障,社区公共服务设施15分钟步行可达覆盖率将达到99%左右。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多渠道增加租赁性住房比重,至2035年,政府及机构持有的租赁性住房比重约8-10%。提供人才公寓、国际化社区、适老性住宅等满足市民多层次、多样化的住房需求。
保护城市文化战略资源,划定文化保护控制线。逐级分类划定历史文化遗产、自然(文化)景观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等三类文化保护控制线。其中,历史文化遗产、自然(文化)景观中的保护范围划入紫线,实施最严格的文化保护政策。建立文化保护控制线的定期评估与更新机制,逐步增补保护对象。加强总体城市设计,形成“拥江面海、枕湖依岛、河网交织、水田共生”的自然山水格局,塑造国际化大都市和江南水乡风貌特色。
结合城市有机更新,构建高品质公共空间网络。建设高效可达、网络化、多样化的公共空间,增加广场、公园等独立占地的公共开放空间,同时积极开放附属公共开放空间。推进“通江达海”的蓝网绿道建设,建成226条水绿交融的河道空间,形成总长度2000公里左右的慢行休闲网络,承载市民健身、休闲等功能。提升公共空间文化艺术内涵,美化城市“第五立面”,加强对景观要素的整体规划。
?建设更可持续的韧性生态之城
上海将致力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升城市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全面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优化能源结构,降低产业和建筑能耗,引导绿色交通出行,全面降低碳排放,全市碳排放总量与人均碳排放于2025年达到峰值,至2035年碳排放总量较峰值减少5%左右。应对海平面上升,加强“海绵城市”建设,提高水系连通性,市域河面率提高至10.5%左右,提高城市防汛除涝能力,增强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能力。
构建多层次、成网络、功能复合的市域生态空间体系。形成“双环、九廊、十区”多层次、成网络、功能复合的市域生态空间体系,建设崇明世界级生态岛。至203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3%左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平方米以上。郊区以10片生态保育区和9条生态走廊为基底,推进生态林屏障建设,保护滨江沿海生态岸线和滩涂,推进国家公园和郊野公园建设。主城区以外环绿带、近郊绿环和16条生态间隔带为锚固,结合重要转型地区新增若干个100公顷以上的城市公园,加快实施10片中心城楔形绿地。
进一步显著改善环境质量。加大海洋、大气、水、土壤环境的保护力度,加强陆源入海污染物控制,2035年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25微克/立方米左右,基本实现水(环境)功能区达标,加强对土壤污染的监测、修复和控制。循环利用固体废弃物,根据“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提升城市处置固废垃圾的能力,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的目标。
构建城市防灾减灾体系,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提高城市水资源、能源供给安全,完善区域、市域供水格局;增加上海北部外来电源接受通道,推进分布式能源建设。强化防灾减灾救援空间保障,提升城市信息安全水平,建立全球先进的城市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完善以社区为单元的城市网格化安全管理,建立健全跨区域、跨部门的城市风险联防联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