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查询网 > 职业生涯规划 > 正文

大学生职业规划目标及沟通形象设计论文

时间:职业生涯规划 高考查询网

一、自我诊断

(一)自我测评

  根据MBTI-M人格类型量表、凯尔西气质类型测试、MBTI职业性格测试、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DISC测试、职业价值观职业锚测试的自测结果显示,我是这样的一个人。

  我的人格类型属于策划者-INTJ(回答一致性:74.07%)。“科学家型(INTJ)的思维特征有:从整体角度看待事物,很快将新信息综合成整体的模式,愿意做综合理论性和抽象化的工作;运用思维做出逻辑性的判定,独立性强;在感兴趣的领域,可以清楚看到未来的可能性,做出整体布局,并竭力去实施自己的想法。此外,INTJ并不会对自己的情感过分张扬,因为他们没有有那种迫切表达的冲动。如果情感官能和表达能力未成熟,INTJ容易自大和冷漠,因此别人一般认为INTJ喜欢独处,自制力强,难以被人了解,甚至冷漠;概念化,有创造性,独立性强。

  我在气质上属于劝告者(INFJ),“具有一种非比寻常的促成他人幸福安宁的强烈渴望,并真诚的喜欢引导他们的同伴,获得较大程度的个人实现。重视和睦的内部关系,并希望机构能平稳、令人愉快的运转,尽其所能的去实现这个目标”。

  我的职业性格是化解者-INFP。“需要一条职业之路,而不仅仅是一个工作岗位。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需要让其与自己坚强的价值体系相一致。在那些能让他们的生活与其价值观想匹配,并为人类的更好福祉出力的职业之路上能得到最多的幸福感,如作家、咨询师/社工、教师/教授、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音乐家、神职人员/宗教工作者等。”

  我的职业兴趣类型属于:社会型(其次是现实型和艺术型)。“喜欢与人为对象的工作,通常言语能力优于数理能力,乐于与人相处,责任心也较强。习惯于与人商讨或调整人际关系来解决面临的问题。适合从事咨询、培训、辅导、说劝类工作。”

  我的行为倾向为稳健(S)型。Steadiness(稳定型/支持者)人通常较为平和,遇事冷静,随遇而安。工作方面,能够按部就班地管理事务,胜任工作并能够持之以恒。由于害怕承担风险和责任,宁愿站在一边旁观;焉有主意,却有话不说,或折衷处理。性情方面,待人和蔼但感情内藏,乐于倾听,愿意支持。有时由于不以为然,也显得漠不关心,或者嘲讽别人。

  我的职业价值观是:生活型(LS)(其次为服务/奉献型)。“强调工作和家庭的和谐,适合时间灵活的工作人士。生活型的人希望将生活的各个主要方面整合为一个整体,需要一个足够弹性并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环境。他们将成功定义得比职业成功更广泛,甚至可以牺牲他们职业的一些方面。”

  综上所述,人格上我偏向于整体地思考,追求系统和逻辑性,气质上重视组织和睦,职业兴趣是调整人际关系来解决问题,职业性格和职业价值观是希望职业和事业统一,工作和家庭的和谐,行为偏向稳健,为人平和。

(二)沟通能力诊断

  倾听

  和被动无意识的听对比,倾听是主动获取信息的一种行为,需要积极有意识地专心去关注,它主要取决于主观意识。以下七个问题是用来衡量个体倾听的有效性的。

  1、 我是否希望成为好的倾听者?

  2、 我是否愿意训练自己成为好的倾听者?

  3、 我是否准备好了倾听?

  4、 我是在倾听还是仅仅在用耳听?

  5、 我能否连贯地理解自己正在听的信息?

  6、 我对信息的理解是否正确?

  7、 我是否每天都通过练习来培养自己的倾听习惯?

  对于这七个问题,从第三个问题开始就是否定的答案。所以我是有这个意愿去成为好倾听者,但是愿望并不强烈。此外可见,我的倾听习惯和练习倾听的习惯没有建立起来。

  在此基础上,倾听能力自评表的得分分别为:倾听前2.63、倾听时3.2,倾听后3.0。这份自评表显示,我在倾听前做的准备并不充分,但是倾听时和倾听后的能力都处于平均水平。特别是倾听前通常没有认识到影响倾听的因素,也不确定倾听的目的,即对倾听的整体把握不够敏感也不够充分。倾听时做的最好的就是少讲多问,不过多做笔记。

  观察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其特点是感性、目的性和计划性。观察力则是指大脑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如通过观察发现新奇的事物等,在观察过程对声音、气味、温度等有一个新的认识。

  去到一个新的地方,我并不是全面观察,而只是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而且看得很仔细,然后得出奇怪新奇的结论,朋友会评价说,这也让你发现了……和一个陌生人打交道,我并不会观察他的全身上下,而只在一些地方留心,例如眼神的飘忽,裤链没拉……在没有深谈之前,我会就他对待某件事、某个人的反应,按照和我的做法差别给他标上一个“好”、“还行”或者“不好”的标签。在一个网上的测试显示,我的观察力得分为94,“说明你有相当敏锐的观察能力。但是,对别人的评价有时带有偏见”。这个结果是靠谱的一个。

  观察的技巧(这里特指观察非言语行为)包括了八个方面:形象和语调;外表;语气、逻辑重音;眼神;面部表情;手势;体势;空间距离。这些技巧在生活中可以积累,但我并没有系统全面地训练过,所以平日靠的是经验和对周边环境的敏感度。总结起来,就是应付日常生活没有问题,但是在职场上就会略逊一筹。

  提问

  提问的技巧分为两部分,一内容,二句式。

  就内容来看,发问者的问题应该围绕着事实和观点来问。关于提问事实的问题包括:事实是否存在,是否是诉说者口中的对方所为,行为的动机、目的、时间地点、手段、结果、事后表现等,诉说者对其所证明的事实是亲眼所见还是道听途说 , 以及诉说者本身的感知能力、识别能力和记忆能力的可靠程度,当时的客观情况对诉说者的感知有无影响等问题。这些关于提问事实的问题,不只是审查诉说者的证明内容, 并把重点放在了信息源和形成过程。关于提问观点的问题包括:观点、论据、观点的来源是别人的言论还是自己的想法等等。

  就句式来看,有开放式句式和封闭式句式。

  自我感觉,在内容方面,我会对某些细枝末节的地方感兴趣,导致跑题。对提问句式的了解还算可以,会用开放式句式和封闭式句式。

  反馈

  反馈包括了正面反馈和负面反馈。正面反馈要求真诚、具体,否则对方会觉得你的表扬别有目的;负面反馈要求善意、务实,才能降低对方的敌意,达到沟通的目的。

  自我感觉,比较少使用正面反馈和负面反馈。前者是因为没鼓励别人的意识,后者是因为不想引起矛盾。其实无论有没有负面反馈,矛盾都是存在的,差别只在于有没有将矛盾掀开。

二、职业角色规划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一共有六大模块,分别是战略规划、招聘录用、人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管理、和员工关系管理。每个模块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有所差异。例如战略规划需要宏观视角的灵活运用和整体性的思考模式,员工关系管理则需要对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熟练运用和对制度制定以及合同纠纷的合理安排。但是,不同的模块之间的界限又不是明显可见的。例如刚刚成为人力专员的职工需要从事招聘、培训等等的常规业务,升职为主管后要开始接触战略规划以及薪酬管理,如果成为了人力经理就要处理诸如绩效考核、岗位设置等等比较重要的业务。此外,不同规模或者性质不同的企业里,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也有所不同。例如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成熟的欧美企业,六大模块几乎都有专门的主管或者专员负责。而在仍处于人事管理的民企里,人力部的职工可能只承担着招聘和培训,其他的都有大老板一人决策。

  因此要做好人力资源领域的职业角色规划,首先要对将要去往的企业做个分类,研究其能够提供什么级别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岗位;然后对自己的软件硬件做出评估;最后按照不同的职业年龄规划不同的职业角色。

  (一)鉴于国企、民企和私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还未成熟,不能接纳人力资源应届生的求职,所以我的目标是合资企业或者外资企业,但也同时关注招收应届生的大型民企。综合众多招聘广告上的要求,企业中人力资源部门的各级职工的资历要求如下:专员,0-3年;主管3-5年;经理,5-8年;总监,10年以上。

  (二)自我评估在第一节已经完成。根据上述的自我测评的结果,我认为人力资源管理这个工作整体上适合我的个性。而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中最适合我的是规划和绩效考核。因为绩效考核的制度和战略规划都需要系统化的思考。此外,评估中关于沟通能力,我认为现在我的状态还不足以应付绩效考核的工作,应该进一步训练。

  (三)根据上面两小节的分析,我认为最理想的职业生涯和个人生活轨迹应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应届生23岁-人力专员,工作3年26岁-主管,在担当主管期间的3年结婚生子。在第一家企业工作6年,至此完成第一阶段的规划。

  第二阶段:工作6年29岁跳槽-主管,换工作2年即工作8年31岁-经理,工作10年33岁时再进行评估。

  第三阶段:如果跳槽跳到的是外企,那么做到总监的可能性不高,因为外企的竞争激烈而且人力资源总监一般是亚太地区的副总监,一般是总部派来的,所以接下来可以返回民企或者私企,则和第三条路一样。如果跳槽跳到的是合资企业,那么晋升到总监的可能性就比外企的大,但是同样很难,必须进一步的了解企业的整体运行,如果对手较弱则继续在本企业待下去,如果对手较强同样选择选择第三条路。如果跳槽跳到的是大型民企,那么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流程等还有待完善,所以正是经理层建功立业的时候,此时可以选择在一间民企打天下,也可以携带已有的资源出来创业。如果是出来创业,则到时候另有规划,此选择就不属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职业规划范畴之内。这三个人生阶段,结合人力资源的六大模块,初步制定人力专员-绩效考核经理-人力资源总监这样的步调。

三、职业沟通形象设计

(一)描述

  每个人都处于不同的职业生涯周期,对于不同周期的个人职业形象定位肯定不同。

  现在只进行第一阶段的人力专业的职业形象描述。

  首先是职业形象。人力专员的职业形象包括了普通职员的形象和人力资源部门职员的形象以及女性职员的形象。

  作为普通职员特别是处于职业生涯早期的职场新人,职业形象应定位于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善于总结、对人耐心做事有条理等,毕竟这是职业生涯关键的一步,初期职业形象的塑造将极大的影响后期发展。作为人力资源部门的职员,职业形象应定位于客观公正、遵纪守法,态度开放。不要刻意去保护企业,也不必善意去袒护员工,因为HR作为企业和员工之间的联络者和沟通者,很多时候处在劳资关系的利益斗争之处,同时既要对老板负责,又要对全体员工负责,只有为人公正,处事公平,言行一致,这样大家才会信服,开展工作才能更顺利。但是HR毕竟是为企业说话的,所以在没有矛盾的情况下,应该站在公司的角度思考问题,不要带有个人色彩。此外,人力资源的工作,需要我们主动和人打交道,了解信息,掌握资料,作为很多决策的依据,一定需要有开放的心态去和人沟通、交流,而不是被动的了解信息。

  对于职场女性,还有更多的关注点。一是高跟鞋。套用小s的观点,不穿高跟鞋一点气场都没有。二是化妆。女性在职场上化妆,是对别人的尊重。在清洁的基础上,让自己气色更好,肤色更均匀,也是增加自信心的方法。以无妆胜有妆的淡妆取胜,如果为增加权威感,可以加重眉毛和眼线的修饰,可以立刻使人显得精神抖擞。三是首饰的选择。首饰一定注重品质,否则宁可不戴。材质以钻石、珍珠配以贵金属材质为佳,水晶、玉石等则次之。此外数量不超过三件。

  在职业形象的基础上,人力专员的沟通形象应该是平和耐心、客观开放。这里的沟通形象包括说话形象和非言语形象。说话形象,它是沟通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力专员的说话形象应该是问话切中要点,但不会令人难堪。而非言语形象应该语调平稳,态度耐心,自信而不自大,不过于焦虑、急切或低三下四,特别要留心肢体语言,因为肢体语言会显示出个人的气质风度。

(二)如何塑造

  有人总结了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中如何成功地说服他人的三个最重要的要素:人品(ethos)、感性(pathos)和理性(logos)。说服者必须在说服前完好展示自己的人品,以证明自己有讲话的资格和值得信任的品质。感性则是在听众信赖说服者的基础上起鼓动要素的,激发出听众的热情,并最终听从说服者的建议。理性就是讲道理,通常是最后上场的压轴好戏。但除非听众已在感情上站在说服者这一边,否则大道理和论点、论据就根本不起作用。

  在人力资源部门,这三点同样吃香。人力资源管理任务的性质属于关注人的任务,和关注业务的任务不同,人力资源管理要求管理者高度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但同时又要求高效和效果明显。所以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时候,要注意对方的情绪和感情,让对方明白人力专员并不是站在他的对立面。这是塑造人力专员平和耐心、客观开放的职业沟通形象的最基本的原则。具体来说,分为言、听、行三部分。

  言

  作为下属,人力专员要注意直属上司的管理模式以及企业的内外环境。

  与上司说话,要百分之一百的尊重。

  与部门内同事说话,要懂得“凡事留一寸日后好相见”。

  与其他部门的同事说话,要随时调整自己的说话风格,要求感同身受,随机应变,高瞻远瞩,自我超越。

  在说话的时机,态度和语调要符合企业的文化氛围。在工作上,语调要沉稳,应对要耐心,回应要积极。在休息时,语调可以轻松点,调动同事的情绪,并且主动去询问他们的工作情况,从而收集信息。但特别要注意,不能和同事一起抱怨企业如何如何。在职场上,无论好话坏话,最终都会传到企业每个角落,所以当同事在抱怨的时候,能不应和的就不应和,不能不搭理的就安慰几句,最后转移话题。

  听

  在倾听上司、同事的时候,要注意不能犯了这三个常见的障碍:过度加工,即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对信息进行过滤和加工;注意力不集中,可以一边听一边在脑海里提问自己这人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但不能同时回答这些问题,因为在听的时候同时进行加工,很容易扭曲、记错接收的信息;没挖掘出发送者的目的。

  行

  1. 接触到别人的视线时要友好地扬一下眉,眼睛亮一下,让对方接受到人力专员的善 意,更易于事务的执行;

  2. 与人握手要坚定而不过于热情,让对方对人力专员形成沉稳可靠的印象;

  3. 要尽量不做小动作,这样看起来沉着而有分寸。

  4. 不要两腿交叉,这是一种防卫姿态,容易形成不自信的形象,同时看起来也粗俗不雅;

  5. 不要理理头发、抠抠指甲,或作若有所思状,这些都表示缺乏自信或感到无聊;

  6. 不要向后仰着头从鼻子底下看人,这样看起来高人一等;

  7. 不要触碰别人,侵入别人的领地是违反行业规矩的行为。

  除了上述7个普通人力专员的要点,对于新入职的女性人力专员,以下几个方面要特别留意。

  不能害羞。虽然脸红让人看起来甜美、可爱,但它也传达了你不成熟和不坚定的心态。 因此,当感到脸红的时候,“别太在意继续做你该做的事。”纽约大学私人语言顾问埃雷恩。斯尼德建议。你越是在意你发热的面颊,你就越容易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不能哭泣。在工作时哭泣不但使人显得脆弱、缺乏自制力,而且让人怀疑人力专员会破坏公司形象。在工作时玩哭泣游戏,输的永远是职工。“在你的老板面前,如果你为与工作有关的事哭泣,这表明你不具备对付工作压力的能力。”所以,应该学会控制情绪。

  不能怯场。当你表现出怯场,就是在告诉老板,你缺乏最基本的职业技巧。记住,事前充分的准备是降低紧张情绪的有效措施,在正式发言前做彩排是必要的。“摆脱怯场的关键是要意识到怯场只不过是多余的能量没处用——像已经开了水的壶一样。你需要想法子重新支配过剩的精力,建议你在公开发言之前,做些体育活动,比如散散步,跳跳绳。”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