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一名领导干部如果品行不端,对自身及家人要求松懈,自高自大,目中无人,迟早有一天会摔跤,落得个身败名裂的悲惨下场。以下是高考查询网小编准备的个人在品德合格方面存在的问题,欢迎阅读。
个人在品德合格方面存在的问题一
加强党员干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教育,是新形势下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何为道德呢?道德就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其特征是以善恶为标准,调节人们之间和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它是依据社会舆论、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来判断一个人的品质,主要依靠人们自觉的内心观念来维持。党员干部应该如何加强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教育呢?
一、加强党员干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教育重要意义
个人品德修养是道德建设的基础。整个社会的道德文明程度是由每个人的品德风貌来体现的,个人品德建设是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没有良好的个人品德修养,就谈不上公德心、责任感和荣辱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都将是空中楼阁,无根之本,无源之水。只有每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了,家庭和社会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只有重视个人品德教育,人人讲道德,人人重修养,我们*道德建设的各项要求才能落到实处。
加强党员干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教育是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随着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社会价值伦理日趋多元,绝大多数党员干部都能够经受住考验。但不可否认,确有极少数党员干部心理失衡,道德失范,是非不明,美丑不分,自律意识淡薄,自制能力丧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严重滋长,导致腐化堕落,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破坏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因此,加强党员干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教育,是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
加强党员干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教育有利于推动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党的领导干部既是党和国家众多政策、法令、规章制度的重要制订者和执行者,又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领导干部道德素质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威信和领导作用的发挥,而且对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风气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必将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加强党员干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教育的对策
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一是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髓,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传统美德,这些传统美德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该加以继承和发扬;二是牢固把握*的道德规范,党员干部一定要把握*基本道德规范,牢固掌握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社会公德规范、职业道德规范、家庭美德规范等规范,这是党员干部形成良好品德的前提;三是要大力倡导共产主义的道德观,党员干部担负着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历史使命,把共产主义事业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应该理所当然地把共产主义道德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要树立"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勤于奉献",必要时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等共产主义道德观。
树立*。党员干部树立*,会产生巨大的人格力量和道德感染力,对党风廉政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荣誉和耻辱,是社会对人们行为的褒贬评价以及人们对这种评价的自我感受。只有知荣辱,才能明是非、辨美丑。以"八荣八耻"的*,它界定了荣耻,判断了是非,区分了美丑,鲜明地指出我们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是非标准鲜明,价值导向明确,是*价值观的具体化,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加强道德意志锻炼。一是要坚定信念,持之以恒。党员干部一时加强党性修养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坚持自我改造。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艰难、困苦,在所追求的理想目标上始终不渝,在政治立场上旗帜鲜明,在政治原则上寸步不让,坚定不移地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二是坚守防线,抵制诱惑。在当今多样多元多变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面前,党员作为社会的一员,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受到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所以党员干部要抵御诱惑,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要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严以律己,用党纪国法约束自己,提高境界,净化心灵。在思想道德上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才能经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永葆共产党人和人民公仆的革命本色。
养成良好道德行为的习惯。一是要言行一致。党员干部在政治上要光明磊落,讲真话,办实事,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但有的党员干部为满足自我私欲,在做报告时义正词严,暗地里却索贿、受贿,干损害人民利益的事情,思想当巨人,行动做矮子,言行不一,不仅得不到人民群众的信任,还会损坏党的形象,给党的事业带来损失。党员干部一定要言行一致,说到做到,从严要求自己,不说假话,不说空话,不欺上瞒下,实心实意为人民办事,尽心竭力为人民谋福利。二是要以身作则。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带头苦干,自觉实践自己所提倡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关键,也是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工作积极性的力量源泉。作为一名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时时处处规范自己的言行,时时注意自身形象的示范、导向作用,发挥无私奉献精神,模范遵纪守法,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和人格力量为群众做出榜样。三是要努力做到"慎独"。"慎独"指的是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独自居处的时候,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这是一种高度自觉的行为,是道德的最高境界。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自觉地遵守党纪、国法和道德规范。要增强自我监督意识,经常性地进行自我反省,勇于剖自己,发现有违背党性原则和道德要求之处,及时纠正,防微杜渐。
只有这样,才能堂堂正正地做人,清清白白地从政,干干净净地做事,做一名"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德才兼备的党员干部。
个人在品德合格方面存在的问题二
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做合格党员,是决战决胜小康社会,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施十三五规划等对党员的新要求。
一、党员干部要对党绝对忠诚
“对党忠诚”是每一名共产党员在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个光荣组织时的一句誓词,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是共产党员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也在多个重要会议和场合,强调了党员干部要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
对党忠诚,要绝对忠诚。“绝对”二字划出了忠诚的底线,阐述了忠诚的内涵。*曾经说过,绝对忠诚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对党的忠诚,没有“差不多”,没有“基本上”,没有99.9%,而是100%绝对纯度的忠诚,不容打任何折扣。三心二意不是真正的忠诚,损公肥私不是真正的忠诚,遇到一点挫折就对党产生怀疑、萌生退意更不是真正的忠诚。真正的忠诚是时刻将对党的绝对忠诚贯注到党员干部的血脉里,激励他们为党为民的灵魂,支撑他们敢拼敢干的脊梁。“树之茂盛靠根深,人之忠诚靠铸魂”。对党绝对的忠诚来源于坚定的政治信仰,来源于“虽九死而不悔”的党员传统,是党员队伍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与战争时期不同,现在对党员忠诚度的最大考验不是“枪弹”,而是“糖弹”;不是生与死、血与火,而是名与利、得与失。忠诚之堤一旦打开缺口,必然会败在形形色色的关口上。比如,在思想政治上,有的信奉“马列主义对人,自由主义对己”,“两个嘴巴说话,两张面孔做人”;在执行政策中,有的坚持“遇到黄灯跑过去,遇到红灯绕过去”,“不求百姓拍手,只求领导点头”;在组织生活中,有的“自我批评摆情况,相互批评提希望”,“你不批我,我不批你;你若批我,我必批你”;在日常工作中,有的“只愿出头,不愿埋头”,“明讲大道理,暗打小算盘”。这些现象严重损害了党的事业、败坏了党的形象、影响了党的威信。
对党忠诚,就是要敬党、爱党、建党、兴党,对党忠心耿耿,忠于党的宗旨、纲领、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纪律,忠诚党的事业,捍卫党的利益,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党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兢兢业业为党的事业和党的发展不懈奋斗,认认真真履行党员对党的责任和义务,踏踏实实践行入党誓言,不仅从组织上入党,更注重从思想上、行动上入党。
对党忠诚,是党章对共产党员的明确要求,是共产党人的灵魂和基础,是党员干部最基本的政治品格。这种品格要求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坚定理想信念,站稳政治立场,始终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事业。
对党忠诚,是党的宗旨所决定的。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牢固确立人民创造历史、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站稳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立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主动自觉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树立为民情怀,与群众干在一起、苦在一起、累在一起,对群众的艰辛多一些温情,对群众的期盼多一种责任,对群众的批评多一些理解,当好群众的主心骨,把对群众的挚爱,凝聚成对党的忠诚。
对党忠诚,是党的作风所要求的。必须把务实作为一种态度、一种精神、一种信念,在思想上唯实,弘扬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作决策、办事情、谋发展,尊重客观规律,讲求科学精神,注重基层实际,杜绝唯书唯上不唯实等错误思想。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多一些责任意识、奉献精神,少一些浮躁心理、攀比心态。加强调查研究,强化问题意识,敢于正视困难和问题,善于在直面矛盾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为人处世坚持原则、光明磊落,讲真话实话有用的话,绝不说一套做一套,不当“两面人”。在行动上务实,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切忌心浮气躁、眼高手低。在为民上求实,牢记民生根本,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多做解民忧、惠民生的好事,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认真抓好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拜群众为师,甘当小学生,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作为判断是非、衡量得失的标准。提升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善于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解决思想问题,在服务群众中教育引导群众。
二、党员干部要讲政德
政德,即为政之德,是指党员干部在履行自己职责过程中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作为执政者成员,党员干部应自觉加强政德修养,努力塑造新时期共产党人的良好形象。
政德,简而言之,就是为政之德。如同师德、医德一样,政德也是一种职业道德,是指党员干部在履行自己职责过程中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
“有德无才延误事,有才无德会坏事。”品德与学识是一体的两面,所以,品学常常兼忧,而卑劣多半与无能相伴。政德不仅能让党员干部奋发向上,增长才智,而且能使党员干部关爱社会,服务他人。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爱心的民族,中国传统道德情感是以“仁爱”的。从通俗意义上讲,道德就是能够为他人“服务”,就是能够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服务”。也可以说,道德是一种为他人、为社会的献身精神,或者说是一种“服务”精神。一个有道德的人,就是要时时处处想到别人,想到国家,想到社会,从而使他人能够因为同自己相处而得到益处。
有什么样的道德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思想品德和工作作风。古今中外的历史事实证明:党无德则败,国无德则亡,人无德则废。共产党人讲的德,其核心就是党性,加强政德修养就是一个党性原则问题。常言道:“诚是开山斧,信是做人金,人无诚信难立身。”守信是人际往来和社会交往中道德规范的起点,道德离开诚信必然堕落。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颓。因此,党员干部要真正做到取信于民,就必须加强政德修养,树立高尚的精神追求,养成真诚守信的良好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