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查询网 > 中国梦 > 正文

年教育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

时间:中国梦 高考查询网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教育现代化,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13〕85号)、《省政府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苏政发〔2014〕56号)和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以及《江苏省“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精神,在回顾总结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连云港市“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思路及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新举措。

一、“十二五”教育发展的主要成效

“十二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江苏沿海开发为契机,紧紧围绕《连云港市“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秉持“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取得快速发展。全市教育发展整体水平、人才培养质量、教育服务能力、人才支持能力、文化引领能力和知识贡献能力显著增强,教育事业主要发展指标接近或达到全省中等水平,在苏北领先。

1.教育发展整体水平有了新提高。全市有幼儿园566所,省优质园286所,占我市建制幼儿园的50.5%,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96.8%。普通小学479所,普通中学181所(其中,初中145所、普通高中36所),特殊教育学校7所,四星级普通高中占比44.44%,三星级以上公办优质普通高中实现全覆盖,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达到99.26%、升学率达到96.54%,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6.99%。高考普通类本科达线人数连续五年过万人,毛入学率达82.49%。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规模基本相当,有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15所,创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3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12所、省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9所、建设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8所、江苏省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7所。高等院校4所,高职校及成人高校共14所。与“十一五”相比,我市新增幼儿园173所,普通中小学减少38所,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得到有效落实,合并重组优质教育资源力度较大。

2.教育现代化建设获得新发展。全市共投入资金50余亿元,所有县区全部通过教育现代化省级验收,我市在苏北率先实现基本教育现代化。全省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中,我市综合得分(71.03分)在苏北领先。我市被确定为省首批教育现代化市级示范区建设单位,赣榆县被确定为首批县级示范区建设单位。市政府与省教育厅签订了《江苏省教育厅、连云港市政府教育现代化示范区共建协议》并出台《关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统筹推进我市教育现代化市级示范区建设。目前,教育现代化市级、县级示范区工作有序推进。全市共投入1751万元分两个阶段在全市范围内高质、高效、高标准完成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项目,全市共建成8个市县级指挥中心、26个省管标准化考点、1766个标准化考场。

3.教育信息化有了新水平。全市教育技术装备共投入7.3个亿(含教育信息化和实验室),信息化水平装备标准有较大提高,全市独立建制中小学均达到省教育技术装备二类标准,领跑苏北。区县级教育城域网络中心实现全覆盖,并通过国家网络安全二级论证,独立建制学校光纤覆盖率达到100%,实现了“校校通”。全市中小学共有13115个班级(调研统计数据),建有多媒体终端的比例为76%,基本实现“班班通”。在省“三通两平台”建设的在线测评中,我市各项指标均进入前三名。“连云港市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平台”是全省唯一市级信息化专题培训平台,年培训教师约8700人次,已形成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特色。推进中考网上阅卷、网上报名、网上填报志愿及网上录取工作,在全省率先实现各项考务工作网络化、信息化。

4.素质教育实施取得新成效。扎实推进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全市六个基地建有主题教育馆和探究实验室82个,室外拓展、生活体验训练区20余个;构建了包括生活和生存教育、科普和创新教育、国防军事教育等十六类、40个大项、110多个子项课程体系;教育实践活动成效显著,全市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年接纳学生近7万人次。“十二五”以来,累计接纳30余万人次参加素质教育实践活动。大力推进中小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积极开展学校艺术活动,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升。在“2014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新海实验中学代表队夺得全国总冠军,市教育局被江苏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江苏省教育厅记集体三等功。

5.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新改善。先后投入资金32亿元,全面推进校舍安全工程,至目前,全市新建、加固维修校舍面积达290万平方米。制定并实施了《连云港市市区中小学布局规划》(2008年-2030年),城市发展与配套建设中小学融入全市总体规划。31.2%的义务教育学校达省定办学标准,606所小学(含204个教学点)、104所初级中学、1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完全中学和6所特殊教育学校完成改薄摸底、登记和项目编制工作。连云港高级中学、灌云高级中学、新海实验中学苍梧校区、师专二附小、连云港实验学校等17所学校建成使用,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6.教育公平取得新进展。积极争取省里各项扶持项目和资金,四年来,共争取省补各类专项资金约20亿元。从2011年开始,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分别提高到每生每年700元、1000元;从2012年起,市财政设立学前教育综合奖补资金,各县区制定并陆续执行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从每生每年200元分别提高到350元,纳入财政预算按序时拨付,并向办学条件薄弱和规模较小的农村学校倾斜。扶贫助学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全市共发放学前教育助学金4000余万元,补助人数6万余名;发放义务教育阶段助学金1.2亿元,补助人数15万余名;发放普通高中助学金1.1亿元,补助人数6万余名;发放职业教育助学金5000万余元,补助人数3万余名。为2600余名应届家庭困难大学生发放助学金约500万元;为6000余名普通高校毕业生补偿学费6700万元;为6万余名大学生办理生源地贷款合同金额近7亿元。100%流动人口子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公办学校就读。

7.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突破。十二五期间,两次被评为“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市”,75人被评为特级教师,27人通过正高级教师评审。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高层次人才333工程”第二周期的建设工作,成效显著。建成“连云港市教师发展中心”,高标准建设完成2个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并通过省级评估认定,其中东海县发展中心是苏北第一家建设完成的县级教师发展中心,遴选了73所学校参加“教师自主发展示范校”创建活动。建设完成第二批“港城名师工作室”46个,覆盖所有学段学科。十二五期间,全市共有近800名教师赴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进行为期2-8周的短期培训。开展“连云港市乡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开展“有突出贡献的农村教师”专项评选活动。至,学前教育教师本科率达到15.36%、专科以上达67.58%。小学本科率达57.5%、专科以上达85.28%,分别比2011年提升23.96、4个百分点。初中本科率达85.82%,比2011年提升10.92个百分点;高中硕士达5.09%、本科以上达97.01%,分别比2011年提升1.3、6.21个百分点。中等职业学校硕士达4.74%、本科以上达93.39%,分别比2011年提升2.22、9.17个百分点。

8.教育服务能力获得新提升。高等教育快速推进。淮海工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任务圆满完成,海洋科学与技术成为江苏省首批优势学科,“海洋生物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被批准为首批省级培育建设单位,海洋专业获批硕士招生;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顺利迁连,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通过省教育厅现场考察评估,连云港财会职业学院挂牌,财经人才的培养层次得以提升。创建国家特色专业或重点专业5个,省特色专业或重点专业4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3个,国家精品课程1门,省精品课程34门;省级优势学科建设扎实推进,4个学科被列为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6项,市科技进步奖5项。职业教育蓬勃发展。赣榆区、灌南县创建为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全市共创建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3所,省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9所,省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7所,获批立项建设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8所。建成国家职业院校示范专业点1个,省级职业教育示范专业、品牌特色专业75个,国家级示范性实训基地5个,省级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14个。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系统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我市8所职业学校18个专业开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项目试点,其中3所国示范学校分别与淮海工学院、淮阴工学院联合开展中职与本科“3+4”分段培养试点项目,招收学生150人,全市职业教育在校生达6.1万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建幼儿园173所,创建省优质园286所,市优质园214所,市幼儿园管理规范示范园65所。连云区、开发区、海州区、赣榆区、东海县、灌云县通过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评估。创建省级义务教育课程基地24个(其中初中13个、小学7个、学前4个)。民办教育规范发展。全市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各级各类民办教育机构459个,其中学历教育机构(含幼儿园)284个,非学历教育机构175个,在校生分别占全市中学总数的18.62%、占全市小学生总数的5.84%、占全市在园幼儿数的26.87%。“十二五”期间,全市(前三年)共吸纳民间资本1.8亿元投入民办教育,新设立9年制学校2所,幼儿园39所,创建省3星级高中2所,4星级高中1所。社会教育格局基本形成。建成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2个、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8个;省级开放大学1所、社区教育培训学院7所;省级社区教育示范乡镇7个;省级社区教育中心27所。全市88个乡镇(街道)111所社区教育中心均达到市级社区教育中心标准。全市完成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99.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9.66万人,农民工培训8.06万人,老年教育10.59万人。

9.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新成果。全面推广“建构式生态课堂”,追求释放学生潜能的课堂教学改革成效显著。构建了学业质量监测体系,学业评价更具科学性、规范性,出台了《连云港市义务教育阶段质量监测工作实施方案》。师生竞赛成绩突出,有57名教师获得国家级、省级大赛一等奖,其中52名教师在全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一等奖;全市共有1012位同学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荣获省级一等奖以上,其中29名学生获国家一等奖。获得国家级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省特等奖4项、一等奖15项、二等奖38项。教育科研工作不断强化。立项国家一般课题1项,教育部规划课题3项,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54项,实现了课题研究的“洼地崛起”。省“教海探航”、“师陶杯”、“五四杯”教育论文竞赛中,我市获奖论文总数及一等奖获得数连续五年位居全省第一。

10.教育督导工作打开新局面。全面开展中小学、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制定出台了《连云港市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151个督导组,选聘了334名责任督学,全面开展并完成了国家级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督导认定。制定了《全市教育系统纪检监察监督检查工作规定》,进一步规范教育系统监督检查工作。开展了教育收费和规范办学行为专项检查,群众反映教育乱收费数量同比下降了52%。完成网上行政权力事项清理工作,整合、删减行政权力事项11项。做好规范性文件实施情况评估和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教育系统行政执法和复议应诉人员100%持证上岗。加强教育系统法治建设工作,创建“依法治校示范校”148所。承办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49件,均按时办结。接办“12345”政府服务热线网上交办件272件,按时处置率、办结率均达100%。

二、“十二五”教育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十二五”期间,全市教育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1.教育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任重道远。上一轮教育现代化建设,全市投入近50亿的巨大资金,而更高水平教育现代化是以发达国家教育现代化标准为参考,需要更充足的财力支撑,而我市目前推进更高水平教育现代化尚存在政府投入严重不足、义务教育学校内涵建设和质量进一步提升等瓶颈问题,亟需破解示范区建设推进乏力难题,需要规划路线图,确定推进时间进度表。信息化建设水平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硬件、软件与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教育经费投入仍显不足,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够完善。

2.基础教育布局亟需进一步优化。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义务教育免费和国家“单独二胎”政策的出台,市县城区承担着大量来自农村进城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就学任务,原本就不富余的基础教育资源日显紧缺,特别是城区基础教育优质学校规模超大,甚至在办学条件方面造成部分生均办学指标不达标。教育布局的合理性尚未达到期望的目标与要求,与我市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和人口变化的契合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亟需政府在调整教育布局、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做好新增教育需求的发展规划工作,建立和完善相应工作制度和保障机制。切实提升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覆盖率,强力推进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全面改造工程,切实提升农村小学和教学点办学质量。

3.优质教育资源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一是城乡教育、校际差异依然存在。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市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但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教育的差距仍然没能有效缩小,市区(县城)的学校办得越来越好,而农村教育则越来越艰难,乡镇以下的村小和教学点,规模不断萎缩,办学条件也仍然较差。特别是村小和教学点问题比较大,尤其是教学点越来越落后,但农村中心校还是有较大改观,配备也是齐全的;二是部分学校规模超大、班额超标现象较为严重。从区域分布来看,“大学校”、大班额主要集中在市区、县城学校和部分乡镇中心小学;从学校分布看,过去的部分省实验小学、示范初中等优质学校,也就是老百姓心目中的“重点学校”问题最突出,有的学校班额多达60余人。“大学校”、大班额问题是困扰当前义务教育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