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战争5读后感
宋鸿兵先生的货币战争都看过了,每本都是我受益匪浅,都是以近代金融历史为案例,货币5更是讲这几年发生的一些金融事件。这不仅仅是一部金融类的书,也是以伦理人性类的书,更是财富类的历史书。读起来就像是小说一样的存在,情节跌宕起伏。
资本永远都是逐利的,更准确的说,是资本背后的人性永远都是贪婪的。当人类不是在理性的状态下获取财富,而是在充满欲望的强烈情绪下追逐财富,就会引发金融爆炸,每一次金融危机都是人类过度贪婪的后果。人性,与生具俱来的贪婪,是驱动经济运转的根本力量。人类有史以来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创造财富跟分配财富展开的,而人性的贪婪始终伴随着左右。
货币并不是财富,而只是财富的收据,代表着财富的索取权,外加国家的担保。人们每天辛勤劳动,将劳动成果托管于银行,拿到的是一纸收据,希望在自己年老退休以后用收据跟以前相当的生活质量,但是如果收据所对应物贬值了,这不就等于掠夺或者欺诈了吗?
政治制度的本质,就是保证国家财富的分配按照定下来的方案走;所谓的阶级矛盾,其本质也就是财富的分配矛盾而已。良好的制度,不是能够避免贪婪,而是尽最大可能地克制贪婪。因为贪婪是人性,将永远伴随着人类的发展,无法根治,历史也就是在重复人性的贪婪而已。人类的知识可以累积,科技也会进步,但是人性改变了几许?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只是人们太健忘。
书中举了两个例子,地域相隔万里,时间相差千年。古罗马与中国北宋,都出现了类似的问题,土地兼并,税负不公,财政赤字,货币贬值,内忧外患,甚至连危机爆发的顺序都一样。(www.gkcyc.com)历史竟能如此惊人的相似,只因背后的人性基本没变。
古罗马立国以来,以氏族为基础,早期实行共耕制,耕地共有,私人财产仅限于“牲畜和奴隶”,罗马法不承认土地的私有,这样的罗马就形成了一个以公民,公有土地,公民军队为基础的三位一体的坚强内核。古罗马之所以东征西讨,战无不胜,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每个战士都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利益而战的。随着罗马的经济稳步发展,财富日增,人性的贪婪就开始萌生了,首先打破规矩的就是终身制的国王跟世袭的贵族,他们开始公田私用,还迫使公民无偿劳动以满足他们的私欲以获取更多的利益,财富分配不公就出现了。随着豪强大户的势力日益膨胀,他们通过各种手段侵占土地,压榨平民,导致内战不断。期间有一段转折的过程,就是通过对外扩张代替了对内压迫,但是随着版图的不断增大,管理越来越难实现,最终还是崩溃了。因为贵族跟豪强大户的势力壮大,对平民的压榨不断。通过不断的贬值货币,造成通货膨胀,民不聊生导致的反抗力量越来越强大所致的。再者,就算把整个地球都变成了罗马,可是由于人性的贪婪,财富也会向小数人集中,最后的结果也是一样。
中国的北宋也曾盛极一时,与古罗马帝国那种基于政治统治和军事的需求不同,北宋时由于生产率的提高跟经济扩张的自然结果。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各种物质丰富了人们的生活需求,贸易也发展迅速。北宋也因此兴起了第一批的银行家,由于与官府的地缘关系,通过各种手段把“引”都集中在手里,随着他们的“筹码”越来越多对市场价格的控制能力也就越来越强,然后通过各种高利贷,典当之类的业务发展壮大了势力,最后富人与官员勾结起来就成了左右政策的力量。与古罗马一样,也有遇到反抗力量,但是最终还是被利益集团的力量压回去了。富人兼并大量土地但鲜有纳税,然后农民肩负这财政收入的重担,还要被地主剥削,再加政府赤字,贬值货币欲望高涨,导致物价上涨,最后民不聊生,人民力量反抗。
当改革的力量不足以击破已经固化到制度的贪婪的时候,就是国家破裂之端。无节制的贪婪所导致的土地兼并和贫富分化,永远都是国家破裂的主要因素。
如果历史可供借鉴,那么美国不是是在步入财富兼并,税负不公,财政赤字,货币贬值,阶级对立的恶性循环?
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随后30年里,基本没有悬殊的贫富差距,这是中国财富分配的一个新的开始。人类文明史上每一个时代都有人试图实现完全平等的社会,由于每个人的勤奋程度,性格,资质,成长环境,机遇都不同,最终有差距是逻辑上的比如。我们必须承认在任何一个社会里面,都需要存在勤奋聪明的人,他们是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30多年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仅仅是财富的增长,社会阶层也在变化着,会不会有像罗马跟北宋的豪强大户正在生根呢?利益集团的出现呢?
政治制度的本质,就是保证国家财富的分配按照定下来的方案走;所谓的阶级矛盾,其本质也就是财富的分配矛盾而已。良好的制度,不是能够避免贪婪,而是尽最大可能地克制贪婪。
畸形的房价,在全国范围内造成了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这是不是“土地兼并”的一种形式呢?全国房产一天不联网,没有人会知道房产的分配情况。但是这个明明不是技术问题,大家都知道只有知道全国房产的分配情况才能对症下药,那为什么就是不能克服呢?难道其中已经有“豪强大户”在阻挠?如果历史可供借鉴,全国不动产联网是一个重要的临界点,因为这是现行制度的力量跟人性贪婪力量的较量。
最后,宋鸿兵先生在金融的角度给出了几点建议:
推行房产税的重大阻力之一就是地方政府,因为高地价才能产生财政收入;金融系统同样不愿意看到房价下跌,因为这样资产质量就下降,影响收益。那么能不能把房产税的现金流证券化?那就是“房产税抵押证券”。这样既能有效的刺激地方政府推进房产税的积极性,同样对金融系统也是一个巨大的收益来源。
中国历史上对粮食重要性的深刻理解,使得中国没有步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忽视农业重要性上面的后尘,但通过取消农业税,加强美农业补贴等也只能勉强维持农业发展。种粮不赚钱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土地流转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趋势,因为流转的必然结果就是土地的集中,而且是向资本密集的方向集中。就像“豪强大户”那样,他们得到了的土地只会租给别人去耕种,因为他们不善于去耕种,利润不及资本的翻滚来的快,他们主要目的是追逐地块的升值空间,绝非看重了种粮的利润。因此他们不关心土壤的质量,也不会去精耕细作,兴建水库之类的支出肯定是越少越好。而租地者更不愿意拿自己的钱去补贴别人的田地,也负担不起,只会把土地当工具,用瘦了的田就去租别的咯。对农民的直接补偿才是对扭曲的粮价的校正行为。农民消费能力扩大了就刺激城市经济与服务的增加,带来稳定的就业增长,又反过来吸纳农村过剩的劳动力,向良性发展。
宋鸿兵先生的货币战争都看过了,每本都是我受益匪浅,都是以近代金融历史为案例,货币5更是讲这几年发生的一些金融事件。这不仅仅是一部金融类的书,也是以伦理人性类的书,更是财富类的历史书。读起来就像是小说一样的存在,情节跌宕起伏。
资本永远都是逐利的,更准确的说,是资本背后的人性永远都是贪婪的。当人类不是在理性的状态下获取财富,而是在充满欲望的强烈情绪下追逐财富,就会引发金融爆炸,每一次金融危机都是人类过度贪婪的后果。人性,与生具俱来的贪婪,是驱动经济运转的根本力量。人类有史以来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创造财富跟分配财富展开的,而人性的贪婪始终伴随着左右。
货币并不是财富,而只是财富的收据,代表着财富的索取权,外加国家的担保。人们每天辛勤劳动,将劳动成果托管于银行,拿到的是一纸收据,希望在自己年老退休以后用收据跟以前相当的生活质量,但是如果收据所对应物贬值了,这不就等于掠夺或者欺诈了吗?
政治制度的本质,就是保证国家财富的分配按照定下来的方案走;所谓的阶级矛盾,其本质也就是财富的分配矛盾而已。良好的制度,不是能够避免贪婪,而是尽最大可能地克制贪婪。因为贪婪是人性,将永远伴随着人类的发展,无法根治,历史也就是在重复人性的贪婪而已。人类的知识可以累积,科技也会进步,但是人性改变了几许?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只是人们太健忘。
书中举了两个例子,地域相隔万里,时间相差千年。古罗马与中国北宋,都出现了类似的问题,土地兼并,税负不公,财政赤字,货币贬值,内忧外患,甚至连危机爆发的顺序都一样。(www.gkcyc.com)历史竟能如此惊人的相似,只因背后的人性基本没变。
古罗马立国以来,以氏族为基础,早期实行共耕制,耕地共有,私人财产仅限于“牲畜和奴隶”,罗马法不承认土地的私有,这样的罗马就形成了一个以公民,公有土地,公民军队为基础的三位一体的坚强内核。古罗马之所以东征西讨,战无不胜,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每个战士都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利益而战的。随着罗马的经济稳步发展,财富日增,人性的贪婪就开始萌生了,首先打破规矩的就是终身制的国王跟世袭的贵族,他们开始公田私用,还迫使公民无偿劳动以满足他们的私欲以获取更多的利益,财富分配不公就出现了。随着豪强大户的势力日益膨胀,他们通过各种手段侵占土地,压榨平民,导致内战不断。期间有一段转折的过程,就是通过对外扩张代替了对内压迫,但是随着版图的不断增大,管理越来越难实现,最终还是崩溃了。因为贵族跟豪强大户的势力壮大,对平民的压榨不断。通过不断的贬值货币,造成通货膨胀,民不聊生导致的反抗力量越来越强大所致的。再者,就算把整个地球都变成了罗马,可是由于人性的贪婪,财富也会向小数人集中,最后的结果也是一样。
中国的北宋也曾盛极一时,与古罗马帝国那种基于政治统治和军事的需求不同,北宋时由于生产率的提高跟经济扩张的自然结果。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各种物质丰富了人们的生活需求,贸易也发展迅速。北宋也因此兴起了第一批的银行家,由于与官府的地缘关系,通过各种手段把“引”都集中在手里,随着他们的“筹码”越来越多对市场价格的控制能力也就越来越强,然后通过各种高利贷,典当之类的业务发展壮大了势力,最后富人与官员勾结起来就成了左右政策的力量。与古罗马一样,也有遇到反抗力量,但是最终还是被利益集团的力量压回去了。富人兼并大量土地但鲜有纳税,然后农民肩负这财政收入的重担,还要被地主剥削,再加政府赤字,贬值货币欲望高涨,导致物价上涨,最后民不聊生,人民力量反抗。
当改革的力量不足以击破已经固化到制度的贪婪的时候,就是国家破裂之端。无节制的贪婪所导致的土地兼并和贫富分化,永远都是国家破裂的主要因素。
如果历史可供借鉴,那么美国不是是在步入财富兼并,税负不公,财政赤字,货币贬值,阶级对立的恶性循环?
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随后30年里,基本没有悬殊的贫富差距,这是中国财富分配的一个新的开始。人类文明史上每一个时代都有人试图实现完全平等的社会,由于每个人的勤奋程度,性格,资质,成长环境,机遇都不同,最终有差距是逻辑上的比如。我们必须承认在任何一个社会里面,都需要存在勤奋聪明的人,他们是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30多年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仅仅是财富的增长,社会阶层也在变化着,会不会有像罗马跟北宋的豪强大户正在生根呢?利益集团的出现呢?
政治制度的本质,就是保证国家财富的分配按照定下来的方案走;所谓的阶级矛盾,其本质也就是财富的分配矛盾而已。良好的制度,不是能够避免贪婪,而是尽最大可能地克制贪婪。
畸形的房价,在全国范围内造成了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这是不是“土地兼并”的一种形式呢?全国房产一天不联网,没有人会知道房产的分配情况。但是这个明明不是技术问题,大家都知道只有知道全国房产的分配情况才能对症下药,那为什么就是不能克服呢?难道其中已经有“豪强大户”在阻挠?如果历史可供借鉴,全国不动产联网是一个重要的临界点,因为这是现行制度的力量跟人性贪婪力量的较量。
最后,宋鸿兵先生在金融的角度给出了几点建议:
推行房产税的重大阻力之一就是地方政府,因为高地价才能产生财政收入;金融系统同样不愿意看到房价下跌,因为这样资产质量就下降,影响收益。那么能不能把房产税的现金流证券化?那就是“房产税抵押证券”。这样既能有效的刺激地方政府推进房产税的积极性,同样对金融系统也是一个巨大的收益来源。
中国历史上对粮食重要性的深刻理解,使得中国没有步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忽视农业重要性上面的后尘,但通过取消农业税,加强美农业补贴等也只能勉强维持农业发展。种粮不赚钱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土地流转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趋势,因为流转的必然结果就是土地的集中,而且是向资本密集的方向集中。就像“豪强大户”那样,他们得到了的土地只会租给别人去耕种,因为他们不善于去耕种,利润不及资本的翻滚来的快,他们主要目的是追逐地块的升值空间,绝非看重了种粮的利润。因此他们不关心土壤的质量,也不会去精耕细作,兴建水库之类的支出肯定是越少越好。而租地者更不愿意拿自己的钱去补贴别人的田地,也负担不起,只会把土地当工具,用瘦了的田就去租别的咯。对农民的直接补偿才是对扭曲的粮价的校正行为。农民消费能力扩大了就刺激城市经济与服务的增加,带来稳定的就业增长,又反过来吸纳农村过剩的劳动力,向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