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查询网 > 读后感 > 正文

我的第一本书读后感

时间:读后感 高考查询网
  篇一:我的第一本书读后感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牛汉先生的文章,从文章中,我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怀念,牛汉先生对他第一本书的怀念,对于父亲的怀念,还有对那段时光的怀念。
  
  牛汉先生人生中的第一本书,是他小学一年级的课本,虽然是课本但是对他的意义很重大。这本书有着父亲曾经理解的爱、细腻的爱;有着同学、朋友之间有福同享的友情;有着上课时与老师的趣事和同年的回忆……那不仅是一本书,更是牛汉先生人生的第一课。每一个故事,每一个字眼都透露着深深地怀念。
  
  朱自清先生的文章《匆匆》里曾写过,桃花去了还会再开,燕子去了还会再来,杨柳枯了还会再青可日子去了,却再也回不来。很多很多的时间从眼前流去,从指缝中流逝。
  
  对于少年来说,童年那段无忧无虑的生活已经成为过去;对于青年来说,少年那些没心没肺的生活已经成为回忆;对于成人来说,青年那种无所畏惧的冲劲已经成为历史;对于老人来说,成人时的干劲已经成为故事……很多人都活在回忆和羡慕中,他们回忆着那些陈年旧事,盼望着回到从前。
  
  时间不回头的走了,那么的义无反顾,它不留恋什么。若它是美好的,它不需要回头看什么,因为他是令人羡慕的;若它是枯燥的,他也不需要回头看什么,因为它早已没有资格回头。
  
  时间已经过去,不会再回来,所以请不要再窥视那些已经过去的悲伤的往事,珍惜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扩大到身边的亲人、老师、朋友。珍惜好你拥有的一切,才是对从前失去的最好的怀念和未来最好的憧憬。
  
  牛汉先生说:“人不能忘本。”我们在好好珍惜拥有的一切的同时,要记得那些爱我们的人,和值得我们珍惜的、我们珍惜过的东西。
  
  时不再来,时光不会再回来;失不再来,失去也不会再回来。若不珍惜,所有的一切都将和时间一样,成为过去。
  
  篇二:我的第一本书读后感
  
  从来没想过要读什么名着,中国的名着都没读过更何况是世界的名着。在潘师傅的推荐下看了《悲惨世界》。持续好多天,看完了第一本书。因为是潘师傅推荐的,并且是他特别喜欢看的一本书,所以,我看的很认真。甚至在读这本小说的同时,就在构思这篇读后感了。之所以写读后感是因为潘师傅读此书在先,想跟他作一下思想的交流与感触的沟通,也希望能跟自己欣赏钦佩的主任工产生认识的共鸣。每次读完一本书之后,都希望能与潘师傅交流一下自己的感想与认识,每次交流完之后,都能让我有一个新的认识,能开阔我的思想。写到此,我也该切入主题,写读后感了。
  
  才看了几页的时候,我就高兴的发现,本书中慈祥、善良、博爱的主教先生跟潘师傅的人格很像。主教是那么无私,那么善良,心胸是那么宽阔与坦荡。喜欢、爱戴这个善良慈祥的老人。冉阿壤命运的悲惨,让人不禁为之流泪,而他与当时社会的抗争,对法律的不满及一再的反抗让人钦佩又心生怜悯。这本书宏观的反映的是一个社会的现状,我还没那个能力与水平对它所揭示的深刻含义表述出来,也不想对此发表什么评论,只想对书里的人物发表一下自己对他们的认识。
  
  主教先生,刚才我已经说过,如果没有他就没有后来重生的冉阿壤。他有的是一种博爱、慈爱。但他也是一个固执可爱的老人。他的固执可爱反映在他与一个即将辞世的革命党人的谈话那一章节里。呵呵,就是因为他的固执,才使这样一个几近完美的人显得更加可爱。
  
  冉阿壤一出场,就让我不禁痛哭不已。记得以前看《美丽的大脚》这部电影就是哭的很痛。每次痛哭过之后,都感觉是一次对灵魂的净化与洗礼。尤其是描写冉阿壤的心里活动与斗争,那种灵魂的冲突,那种心灵的美好与灵魂的纯洁让人钦佩不已。我非常的喜欢这个人物,喜欢他活的真诚、坦荡、无私与善良。他就像一张纯洁的白纸,上面没有任何的污痕,他活的是那样的正直,那样的不虚伪。当他内心徘徊左右不前的时候,正直善良的他会告诉自己应该怎样去做才能过的了自己心里那一关,不是别人阻止他不让他去做,而是他自己的良心就不准许他去违背自己的心去做,多么善良正直的一个人,我喜欢。
  
  芳汀,一个善良、自爱又可怜的女人,生活真的可以逼迫一个善良、自爱的人去放荡自己。她是为了她的孩子。这样的母亲真伟大。她把孩子存在一个坏的人家了,就如那一章节的名字“寄存就等于断送”。
  
  能写出的就只有以上的这些了,尽管它里面的人物心里描述也很多,但是,我喜欢看到这些,因为它是一个正直的正面的心里描绘,能激励人的灵魂与净化人的内心,让人看到的是美的一面,我喜欢看到这些。它不至于使我感到人心的叵测,不至于使我感到心寒。
  
  篇三:我的第一本书读后感
  
  上周末女儿回家,带回了一本珍藏版的绘本故事《阿狸?梦之城堡》。这是女儿托她苏州的一位同学买的,花掉了她半个多月的零花钱。
  
  知道“阿狸”这个名字是在去年寒假。那天回到家里,我看到女儿卧室的墙壁上横七竖八地贴了好几副色彩明丽的卡通画,那都是女儿自己画的。它们居然让女儿素色的房间一下子鲜亮了起来,活泼了起来。那个时候,我才知道世上有了一个“阿狸”,在某些圈子里赫赫有名。
  
  那天散步时,女儿谈得最多的是这本书:这本书的来历,这本书的价钱,这本书的畅销,还有这本书的精彩。在女儿强烈的推荐下,我们娘俩散步归来后就翻开了这本精美的童书。然而我的心里是有点儿无奈的。此刻,新买的小说书就躺在我身边,已经看了半来本,渐入佳境,正诱惑着我呢。
  
  然而一旦看起来,我发现这个绘本故事大出我的意料,它没有我想象的幼稚。相反,很多句子如格言警句般耐人寻味。第一个故事《影子》开头的句子就让我沉迷了:“城堡里藏着寂寞,寂寞在唱歌。旋律很熟悉,歌词很模糊。”我一遍遍地细读着,品味着,仿佛说到了自己的心坎里。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里好像真的响起了熟悉的旋律,伊伊呀呀的歌词模糊不清,似乎非常久远之前唱过的、听过的,让人感念的。“却不知道嘈杂的地方只会让你们更孤独,喧嚣之后是更深的落寞。”,“旅行总有终点,冬天总会过去,嘈杂总会变得平静……”“阿狸幻想着也许在几年之后,两人会不期而遇,在彼此温柔的目光里,邂逅了今天的你,重逢了昨天的我”……这样的句子如珍珠般散落在书本的各个角落,再配上一幅幅稚气而又唯美的图画,不时地撩拨起我的心弦。我忍不住问女儿:“这样的句子你看得懂吗?”然而看着女儿专注地神情,想着她对阿狸的痴迷,我知道她又何止是看得懂啊,只是用她的眼光、她的理解。
  
  不过在这个春寒料峭的夜晚,当我陪伴着女儿一起翻阅着这本童书时,我更喜欢这本美丽的童书像桥梁一般沟通起我和女儿两代人之间情感的交流。(www.gkcyc.com)《我相信》这个小故事中有这样一句话:“我相信,妈妈的唠叨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温暖。”这样的话语,从孩子们喜欢的阿狸口里自自然然地说出来,比成年人教育十遍百遍都要管用啊。我静静地想着这句话会对女儿产生怎样的影响时,女儿突然冒出这样一句出乎我意料的话:“妈妈,你一点也不唠叨。”我愣住了。回顾这一年多来的教育,作为一个初中生的母亲,也许我真的不能算一个唠叨的妈妈。女儿五六年级时小小的叛逆提醒着我,教育着我:孩子的成长不能仅靠话语,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也许说得越多越无用,甚至适得其反。从女儿读初中后,我就努力克制自己唠叨的习惯,不管我的内心有多么焦虑,多么渴望了解孩子学习上的方方面面。我不会一遍遍地询问她上课是否听得懂,提醒她作业有没有做好。考试后,我不会絮絮叨叨地责备她太粗心太马虎,更不会去问她的同学考得好不好。我很满意我的做法,我觉得女儿也喜欢我这样做。但是,现在在阿狸天真可爱的话语中,我的不唠叨倒是显得不够“温暖”了。是承认我确实不够唠叨呢,还是辩解我其实也很唠叨?急中生智,我说:“是因为你不需要我的唠叨啊。”没想到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不仅让我摆脱了眼前小小的困境,还在无形中鼓励了女儿,亲近了我们的关系。女儿兴奋地朝我身边靠了靠,柔柔地说:“是的呀。”然后,她兴致勃勃地说起宿舍里另外两位同学,她说她们好像都进入了叛逆期。一位同学怕妈妈唠叨,很少给妈妈打电话。另一位同学每次和妈妈打电话,都要在电话里吵。听着女儿对自已的肯定以及对身边同学做法的否定,自豪与喜悦从心里涌起!这时候,我心里一片通明,再没有一丝丝的无奈。
  
  这,就是一本好书的魅力吧!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