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家庭事迹材料一
什么是幸福?有人认为腰缠万贯是幸福,有人认为位高权重是幸福,有人认为食可裹腹就是幸福,也有人认为平安健康就是幸福。正可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对幸福的理解各不相同,不同的人对幸福的演绎也千差万别。
有这样一家人,他们虽然只是千家万户中普普通通的一户人家,但就是这样一户平凡普通的人家,却深受邻居们乃至整个楼院几十户人家的尊重和羡慕。这是一个勤劳朴实的家庭,一个尊老爱幼的家庭,一个宽容奉献的家庭,这个家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以自己朴实的行动诠释着平凡而真实的幸福,受到左邻右舍和社区工作人员的的一致好评。
这个家庭就是安居小区6号楼的陈正军家。他家共三口人,户主陈正军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公务员,妻子是一名幼儿园教师,女儿去年以581分的好成绩被苏州大学录取,如今在学校不但学习好,还担任了共青团等几个社团组织的工作。大致说来,这个家庭对幸福的演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孝敬父母,家庭和睦
古训有言: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亲敬老是营造幸福家庭的基石。陈正军的父母虽然年逾古稀,但身体还算硬朗。由于老人习惯于乡村生活,不同意在城里住楼房,所以只要能腾出时间,陈正军夫妻总会买上好吃的东西去乡下看望父母,或者把父母请到城里一起吃吃饭,转转街、买些穿的或者用的。老人要是有个头疼脑热,他们夫妻总是忙前忙后,寻医问药,精心伺候,直到老人身体康复。婆婆也常逢人便夸儿媳通情达理,宽宏大量,为人本分,邻居们都羡慕陈家娶了个好儿媳,羡慕她们如同母女的婆媳关系。
二、夫妻恩爱,同舟共济
这对夫妻结婚已20年了,但她们夫妻始终恩恩爱爱,相敬如宾,家务活不分你我,工作上互相支持。尤其是陈正军多年在县委宣传部文明办工作,这项工作综合性强,工作中牵涉的部门广,人员多,需要协调的事情和撰写的材料多,他经常加班加点,几乎没有完完整整休息过一个双休日,法定节假日也常常因手头的工作多而不能休息,朋友们善意地开玩笑说他是“5+2”和“白+黑”。看着老公的工作如此繁重,有时候为起草文件、撰写材料大半夜不能入眠,妻子打心眼里感到心疼。但是,她从来不埋怨老公对自己和孩子照顾少,她默默地为老公做好一切服务,有时候帮老公检查材料里的错字和表述不准确的语句。妻子在幼儿园也是做文字工作,遇到不会写的材料,老公总是对她进行认真而耐心的指导和帮助。熟悉他们老口子的人都说他们真是“志同道合”的一对。
三、少生优生,善育重教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作为国家干部和人民教师的陈正军夫妻,毫无含糊、义无反顾地从自我做起,坚持贯彻执行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从没有违反过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计划生育条例。他们的女儿出生后,有人建议他们把女儿送到远在外地的亲戚家抚养,然后再生一胎,不管生男生女,孩子以后总是有个伴儿,两口子老了也不是太孤单。但是陈正军夫妻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个好意。他们认为,计划生育需要每对夫妻遵守,更需要国家干部带好头,做好示范,如果连公务员都做不到做不好,那其他老百姓怎么能做好呢?
在教育孩子方面,夫妇更是言传身教,做好行动表率。他们坚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夫妻对孩子的教育也没有什么过于远大的目标。他们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心地善良,能勤劳吃苦就行了。至于学习,毕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要大人尽力支持,孩子认真努力,就没有遗憾了。但他们特别注重孩子的德行培养,教育孩子从小培养自理能力,熏陶孩子从小养成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的好习惯。也许是他们夫妻的平常心,恰恰给了孩子成长的宽松环境,他们的孩子从小到大虽然没有挨过一次打,没有受过一次痛骂,但她一直以来学习自觉主动,逢人彬彬有礼,在家是一个好孩子,在校是一个好学生,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姑娘。
四、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自从2001年搬家至安居小区6号楼,16年来,陈正军一直担任楼长,为整个楼院的人操着大大小小的心:自来水管道坏了,他找人修;门房里的老人要走了,他多方打听签约新的人员;楼道的太阳能坏了,他找专业的人维修更换;花池里的土质不好不利于花草的生长,他找自己的朋友拉来沙土进行土壤改良;楼道里的照明灯坏了,他自己掏钱买灯泡换上;遇到休息的日子,他和妻子一起把楼道打扫得干干净净……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楼院里人多口杂,人的素质也良莠不齐,总会有少数人对你的服务永远不知满足,更别提感恩。面对有些老人的玩世不恭和不近人情,好心的邻居劝他不要再干这个工作了,他也有几次打算不再干下去。可是,面对更多人的殷切期望和真心央求,他又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他说,毕竟不讲理的人是少数,只要自己身正心正,有些误会迟早会消除,他相信误会是暂时的,为大家服务永远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他的妻子有时候也为丈夫打抱不平:又不收谁家一分钱的辛苦费,能为大家操心解决问题就不错了,还有人埋怨你,给你找麻烦,你何必要干这份差事?可是看见老公不但不计较,而且还心安理得的样子,她也认可了。有时候老公为楼院的事情组织开会,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案,她就一个人默默承担家务,还帮他出主意想办法。必要的时候,陈正军还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做一些政策宣传,对社区安排的工作他也是毫不推辞,如期完成。
这就是一个家庭的幸福,一个幸福的家庭。让我们为她祝福,让我们向她学习!因为,只要每一个家庭幸福了,和谐了,整个社会才能和谐,才能进步!
幸福家庭事迹材料二
孙秀兰,东宁市老黑山镇老黑山村人,是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孙秀兰的家庭同其他普通人的家庭一样上有老下有小,但也和许多家庭不完全一样,因为她的家庭始终充满着欢歌笑语,她和丈夫姚廷树用自己的言行践行着“家和万事兴”的持家之道,并感染着自己的五个儿女和身边的亲朋好友。
孙秀兰婚后生育5个孩子,1个儿子、4个女儿,她是这个幸福七口之家的维系者。在孙秀兰心中,家里的每个成员是树叶,而家就是根,是她们一家人永远的归宿。她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给予家人最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她们的家庭变得更加温暖幸福。她是丈夫姚廷树眼里的好妻子,是孩子心中的好母亲。和丈夫结婚四十多年来,风雨相伴,相濡以沫。为了让丈夫能够安心工作,平日里,孙秀兰总是主动承担大大小小的家务,尽自己年能减轻丈夫的负担。为了同时供五个子女上学,孙秀兰不得不在露天市场卖起了服装。她每天都是凌晨三四点就要起床,洗衣、做饭等一切家务料理之后,早上七点准时出门,早出晚归,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即使是这样辛苦的生活,但她内心的充实带给自己的快乐满足感,远远超出了自己身体上的劳累。用孙秀兰自己的话说,生活虽然苦了点、累了点,但是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能够拥有一个温暖而幸福的家庭,她就倍感欣慰,无怨无悔!
孙秀兰的孝顺是远近闻名的。她是父母眼里的好女儿,公婆心中的好儿媳。和老人们在一起吃饭的时候,第一碗饭从来都是给老人的,这条家规一直没变过。烧菜的时候也尽量把菜烧得烂一些,让老人嚼得动,吃得舒服。婆婆、母亲都爱干净,孙秀兰就经常给她们洗头、剪指甲、带她们去洗澡。没事时,她经常给婆婆讲些村里村外的新鲜事。人老了说话都爱?嗦,全家人谁也不能在意,都要顺着老人的意思。凡是老人喜欢的,尽可能顺她的心。尤其在吃饭上,尊重老人的爱好,变着法儿给婆婆、母亲改善伙食。凡是老人们喜欢吃的,孙秀兰她都大兜小兜地买给她们吃。一年四季,老人们穿的、用的,孙秀兰都会按季节配搭着给老人买新衣裳、新鞋,不让老人受罪。用她的话说,老人年纪大了,活一天就要让老人享受一天。老人高兴,全家人就都高兴。
身教胜于言传。孙秀兰对4个老人的爱心、耐心和孝心,她的五个儿女看在眼里,记在心头。5个孩子都以母亲、父亲为榜样,传承着“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从小,5个儿女就听话、懂事,感恩并理解父母的辛苦养育,以认真学习来回报父母的付出。5个孩子不但继承了孙秀兰的优秀精神品质,而且人人学业有成,大女儿是公司的董事长、儿子是集团市场总监、二女儿和三女儿都是人民教师、小女儿是国家公务员。虽然儿女们的工作都很忙,但是,每当节假日,儿女们总会带些好吃好用的礼物回来孝敬父母亲,即使在远方回不来,也会常常打电话问候并提醒父母亲多注意身体。看到孩子们都如此孝顺和有出息,孙秀兰和丈夫的心里总是美滋滋的。这让他们觉得对孩子、对家庭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乡亲们非常羡慕孙秀兰夫妇养育了5个好儿女,有时也会问起孙秀兰母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她总是谦虚地笑笑说:“其实我也没什么诀窍,但我觉得家长言传身教,做好行动表率非常重要。与其说教孩子十句话,不如父母认认真真做好一件事,任何事情只有我们当父母的做到了,才有资格要求孩子。”孙秀兰用最朴实的语言说出了最珍贵的道理。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无论多苦多累,她都不会在孩子们面前表现出来,努力做到任劳任怨、勤俭持家、肯于吃苦、尊老爱幼,给孩子们做个好榜样,教育并引导孩子们有良好的品德。
孙秀兰是个热心肠,她们家是乡亲们眼中的好家庭。有时间的时候,她会经常照顾邻居家的孤寡老人,洗衣、送饭,陪着聊天、嘘寒问暖,就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在孙秀兰眼里,这些可怜的老人们同样是她的“父母”,需要人去照顾,在这些老人的眼里,孙秀兰更是他们贴心称职的“女儿”,老们感激孙秀兰,因为她的存在,使他们的晚年生活变得不再孤单。在孙秀兰心里,一个幸福美满家庭,离不开和乡邻们的和睦相处。所以在对待邻里关系上,孙秀兰一直向孩子们灌输“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的理念,要看是邻居家有了困难,只要孙秀兰家知道,就一定会伸出友爱之手,主动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尽自己所能帮助乡亲们解决问题、度过难关。“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在孙秀兰家变得不再是一句空话,这宽容的待人之道和宝贵的精神品质在这个家庭的每一个成员身上都体现得淋漓尽致。
相识是一种缘份,能在同一屋檐下共度一生,更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所以要善待家人和身边的人。正所谓家和才能万事兴!这是孙秀兰一家的持家感悟与秘诀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