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查询网 > 心得体会范文 > 正文

2024年学核心价值观的心得体会

时间:心得体会范文 高考查询网

篇1

近期,在我校党支部的带领下,学习了《*》通过学习使我较深刻地认识到了建设*的重大意义。

*由四个方面构成,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以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贯通,是党的指导思想,*理想信念,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以及*要求有机整合的多元的价值体系,体现社会的多元诉求,贴近百姓,易为全社会所接受和认同。

作为教师的我,学价值体系,就要深入研究要怎样办教育、办什么样的教育,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都有着重大的影响。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学习和实践*使它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体现出来呢?我认为:

首先,育人先要育己,教人先要强己。我要深入学习领会“*”的内涵实质,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和典型,培育自己的学术和人格魅力。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发挥了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要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素质,教师素质是关键。

其次,要充分利用课堂教育的主渠道,积极开拓校园文化建设内容。设计、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学习、科技、文体活动,让我们在践行活动中,深化认识,践行体会,从而以正确的思想引导人,以正确的行为影响人。另外,我们要重点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公民基本素养,让学生从“做人、学习、生活”中的的基本小事做起,做到“做有样,行有规,言有范”,倡导学生多阅经典,提炼经典。在学习、生活中认同“核心价值”指导自己行为。

总之,实践*核心价值,要从自身岗位出发,特别是教师,更应该明确身上传播文化与文明的职责。以后我会继续努力提高自身落实*的自觉性,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基础工作做起,从具体工作入手,严格要求自己,立足岗位,用实际行动实践*。

篇2

一个国家要有正气,一个民族要有骨气,一个人要有理想和志气。纵观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历朝历代,无论是为巩固帝王对国家的统治,还是为发展经济、或为抵御外侮,都需要树立一种全国认同的“核心价值观”,以凝聚人心,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横看世界各国、各民族,善良的也好,富有侵略性的也罢,无不具有各自的“核心价值观”,并靠这些价值观,深深影响着民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引领着社会的发展方向。

在中国历史上,儒家崇尚的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的核心价值观,成为长期维系中国社会的精神纽带,并延续传承了几千年。

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政治制度,自然也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那就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吸取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反映了*制度的本质要求的、突出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地位的新价值观。它是*中国的精神旗帜,是一种伟大的理想、一种信仰,也是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它使我们统一意志、步调一致,所向披靡,取得一系列胜利。

为了今天的美好生活、为了民族尊严、为使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有多少先烈抛头颅洒热血,面对死亡,毫无惧色。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江竹筠、杨靖宇、狼牙山五壮士……他们的光辉形象,永垂史册!

最为感人的是在香港回归问题上,*爷爷面对素有“铁娘子”之称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强硬姿态,寸步不让,毫不含糊地指出“主权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义正词严地表态,有礼有节、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全力维护民族尊严和独立、祖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使香港顺利回归。老一辈革命家的爱国情怀,令人肃然起敬。……

因为有了“*的核心价值观”,全国各族人民,在各条战线上,精神焕发,创造了无数光辉业绩。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核心价值观,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旗帜、力量源泉,高举着这面大旗,我们将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篇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建设*,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制度的内在精神体现和生存之本,它决定着社会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在所有社会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没有*的导引,*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就会迷失方向。

牢固树立*,必须科学认识、准确把握这个体系的内容。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以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构成*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了*的基本框架。

第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我们的立党立国之本,它决定了*的性质和方向。建设*,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意识形态的灵魂。*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才能凝聚全国人民的共同力量,形成全国人民统一的精神支柱。这是*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也是当代中国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所在。如果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会失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就会导致思想混乱、社会动荡,就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巨大的灾难。

第二,*是*的主题。理想是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奋斗目标。我国各族人民现阶段的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利益和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的共同理想对于人民群众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在当代中国,只有走*,才能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也才能把各党派、各团体、各阶层、各民族团结和凝聚起来。只有坚定*的共同理想信念,才能使之转化为巨大的精神动力。

第三,以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是*的精髓。*是一种既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又具有鲜明时代性的先进的思想文化。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只有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才能使中华民族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以爱国主义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维护国家团结统一、鼓舞各族人民奋发进取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可以激发全体人民的斗志和责任心。以改革创新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是推动时代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在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中不断创造新的辉煌的力量源泉。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不断迸发,自主、平等、竞争、效率的观念不断增强,扶贫挤弱、公平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文精神得到普遍推崇,民主、科学、法治的理性精神成为广泛共识。正是依靠这种精神,中国人民创造了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成就。

第四,*是*的基础。*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革命道德和**的道德要求紧密结合起来,是*条件下判断是非得失、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选择的基本准则。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就能够扶正祛邪,扬善惩恶,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鲜明地体现了当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建设*的必然要求。

*四个方面的内容,内容丰富,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牢固树立*,就是要把这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融入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之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第一,要加强对*重大意义的认识,统一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根本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精神力量。建设*核心体系紧紧抓住了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适应了现阶段人民群众思想观念变化的新特点,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性。我们要从思想认识上把建设这一体系作为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任务来抓,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和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的研究,为党的理论武装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同时,还要深入群众生活、深入改革开放的前沿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社会变革和利益关系调整给人们思想观念带来的影响;掌握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不同思想追求和价值追求;了解现阶段我国社会的思想观念结构、价值取向结构、道德追求结构和心理素质结构;研究与*相配套的政策法律体系建设。同时,要加强对*的内涵外延的理论研究,并深入研究这一体系的理论结构和实践要求;深入研究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并吸收、借鉴国外在价值体系建设上的有益做法。

第二,要确立主旋律意识与阵地意识,增强*主流舆论的引导力。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我们要坚持正确的导向,唱响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发展和谐文化的主旋律,为建设*提供有力的主流舆论。精心组织有关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主题的舆论宣传,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理论,大力宣传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和谐社会建设的新气象,大力宣传体现*价值精神的思想观念,形成正面舆论强势,不断扩大主流舆论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第三,坚持“三贴近”,加强价值观教育。当代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与之相伴,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越来越呈现出层次性。这就要求我们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既要鼓励先进,又要照顾多数,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对不同层次的人们提出不同的要求,切忌搞一刀切;尊重差异,扩大共识,包容多样,运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更好地回答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战斗力;拓展宣传教育的内容、对象和渠道,做到面向基层,切实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只有坚持“三贴近”,我们所建设的*才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念才能成为全体人民的思想共识。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