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幼儿园教育笔记:老师,我会自己穿
天气慢慢热了,原本大部分的宝贝都能在小便后自己穿好裤子,老师阿姨再帮忙帮他们把衣服塞进裤子里。可是最近我发现,很多宝贝,包括那些自理能力较强的宝贝在上完厕所后都是站在那里,喊着“老师,我尿好了。”“阿姨,帮我拉裤子。”
观察了几天后,我发现原来是因为天冷的时候,我们担心他们动作慢着凉,所以都是我们帮着把裤子拉好,塞好。这个不经意的动作时间一长就成了习惯,而这些小宝贝依赖惯了,渐渐的开始偷懒起来。即使现在只穿了两条裤子,也不愿意动手,有时还故意露着小屁股跑了出来,真是既好笑又生气,这样可不利于宝贝自理能力的提高。
趁着下午午睡起床,我就对他们说:“今天我们来一次比赛,看哪个宝贝可以自己穿好裤子和鞋子?只要是自己穿的,起床后就可以奖到一个巧虎的能干小贴纸。”宝贝们一听有喜欢的贴纸都特别起劲,骨碌爬起来动手,连最小的小朋友也不落后。为了让每一个宝贝都能得到奖励,提高自信。我一边赞扬“XXX宝贝真棒,穿得真好……”,一边帮着能力较差的宝贝把裤子、鞋子放正,帮着伸裤管、提裤腰……经过小宝贝的努力,都自己动手穿好了。看到小宝贝贴上贴纸神气的样子,我们也笑了。相信这些小宝贝以后一定很能干。
第2篇
幼儿园教育笔记:老师看我厉害吧
老师看我厉害吧-----随着天气的变冷,早晨孩子入园的时间有些晚,大约在8点的时间左右班内的孩子来了不到30位,于是趁这个机会跟进的加入孩子玩耍的区域活动中,正在想要加入那个区域好呢;旋转一圈后加入了拼图区活动中,孩子看我加入后高兴不已,都在那说老师你也要玩耍啊;振振说:老师,那我们来比赛吧,看看谁先把自己手中的拼图拼摆完,随后的宝贝也随声附和起哄,老师我们来比赛吧;经不住孩子的叫唤,就和孩子比赛起来;正当我在篮子里寻找相关的拼图时,旁边的利利说:老师我拼摆完了,听到这句后,我、、、啊、这么快就拼完了啦,心中存疑虑的拿过拼图,一看可不是吗,完完整整的一幅拼图全都拼摆完了;正在我纳闷时,振振说“来吧我们接着下一轮的比赛,天呢我这一轮还没结束,你们就要接着下一轮的开始;我就在想他们怎么可能拼摆的这么快呢;于是赶紧的放下手中的拼图,静静的在一旁观察他们,怎样能够快速的快速的完成拼图。
当振振说比赛开始时,所有的幼儿都将自己手中原有的拼图投放到篮子中,并且全部混为一起,看到这后想问:篮子里这么多的拼图(10个拼图)怎么找啊。比赛一开始后,每一位幼儿根据自己拼图的底板从篮子中寻找相关的拼图,全部的找出后,在一一对应的进行拼摆,几分钟过去后全部的将拼图拼摆完成。简直是目瞪口呆的佩服;想想自己也不可能这么快的拼摆出来。利利说:老师看我厉害吧,我又赢了一局哦。
分析:在这次参与孩子的活动中,观察到孩子能够运用自己想到的办法加入活动中,就如在拼图时,当篮子中有 10个拼图混为一起,看起来就有些头疼,更别说去拼摆啦;可是幼儿通过自己的小方式:先将篮子中的拼图根据模板的样子进行分类,之后在对应的进行拼摆。这样就容易多了,能够减少时间。
第3篇
幼儿园教育笔记:可爱的“理发师 ”
“我游戏,我快乐。耶!”伴随着熟悉的游戏口号声。今天的自主游戏活动课开始了,小朋友们就像一只只快活的小鸟冲入自己喜欢的游戏区。看着一个个挂满甜蜜笑容的小脸和忙得不亦乐乎的身影。我也被他们的这种游戏激情深深地感染着。于是我也开始东转西逛,想过一回顾客瘾。几声清甜的吆喝声把我吸引了:“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快来理发了,谁要洗头呀?”我抵挡不住“诱惑”,径直来到理发店门口:“我要理发!”李学志有礼貌地邀请我:“欢迎光临,请进!请问你要干洗还是洗头?”我表示奇怪:“干洗?洗头?”他马上改正:“哦,不对不对,是干洗还是水洗?”我干脆地回答:“干洗!”他麻利地拿了瓶洗发水就要给我洗。我故意刁难他(欺负宝贝还没有认识几个字):“哎,我只要婷婷的洗发水!”他就一样一样地拿出来给我选:“是这个吗?……还不是呀?”他的脸上一直是笑眯眯的,一副不厌其烦的样子(我以为他会因为我的挑剔而生气的)。我心里暗暗地佩服:“真是个热情而又有耐心的理发师!”
好不容易找到了婷婷,他帮我搓了几下就表示洗好了。问我:“你要什么样的发型?”我表示抗议:“我还没洗好就做发型了吗?”他只好重新给我洗起来,还不停地忙着给我揉呀搓呀,真是费力。洗好了,他给我用毛巾擦了擦,然后用梳子梳了一梳,就停了下来。我不解地问:“给我冲呀,怎么不动了?”他反驳:“不是给你冲过了吗?已经好了呀!”我假装生气地说:“你什么时候给我冲的呀,我怎么没感觉到?”这回他真是有些急啦??脸都涨红了。连忙辩解:“刚才我用瓶子里的水给你冲的呀。”我很委屈地叫起来:“哦,我的天哪,怪不得我的头好痒呐,是没冲干净,你带我到水龙头上冲一下吧!”他答应了。来到旁边的热水器旁,他示意我把头低下,我问:“你让我蹲着冲吗?哪有让客人蹲着冲水的,我有意见!”他也似乎生气了:“你就蹲着冲好了呀,反正一会吗。”好可怜的我,就这样蹲着冲完了头。他帮我擦干头发说:“好了,欢迎下次再来!”我还想逗逗他:“我还要烫头发!”他笑了笑,指着发型让我选:“你要什么发型?”我指了其中的一个卷发:“就这个吧。”他给我戴上浴帽做成的发型,就算烫好了。
这就是我们班的一位幼儿扮演理发师的游戏过程,其中既平淡,又有创意,既充满趣味性,又富有幽默性,既真实的反映了现实生活,又生动地演绎了孩子们眼中独特的世界。也只有我们俯下身子,走人他们的心里。你才能在孩子身上发现这些奇特的亮点,让你心情放松,让你开怀一笑,也只有孩子们带给你无穷的乐趣。让我们好好地珍惜这些可贵而又难忘的精彩瞬间。
第4篇
幼儿园教育笔记:老师,我想看“奥特曼”!
也许,幼儿本班男幼儿明显多于女幼儿的原因,我们班的幼儿特别喜欢奥特曼。有时午饭后会给孩子看会动画片安抚情绪,准备午睡。“老师,我想看奥特曼!”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嚷嚷着。起初,我觉得应该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看了几次以后,发现平时日常生活中孩子们打打闹闹的现象比较频繁,连几个女孩子也常常这样。于是,我在想是不是大家都受到了动画片中“奥特曼”的影响。于是,接连几天,我没满足孩子们的要求,给孩子放其他的动画片,”虽然有些不情愿,但很快也能接受。可我发现班里孩子在自由活动时还是比较疯狂,仍比较容易出事故。
在和某一位家长的谈话时,我告诉她现在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奥特曼,常常也因为模仿奥特曼打怪兽从而伤害到小朋友的事故时有发生,想听取家长眼中的看法。她很坚定地告诉我“孩子们需要像奥特曼这样的偶像!”
这句话引起了我的深思,是啊,如今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很少有机会在身边寻找偶像。而我们都知道,好的偶像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对孩子良好社会性品质地形成有着特殊的意义。奥特曼一向被视为正义的化身,我为什么要阻止孩子们喜欢奥特曼呢?这样的不准是不是太不人性化了?
重在疏通、引导,而不在于强行阻止。这是我从中领悟到的。如同大禹治水,他也注重疏通要道,而不是堵塞一样。小班幼儿的思维具有表面性,他们喜欢看奥特曼主要源于奥特曼打怪兽时动作威风、很厉害,而很少从中看到正义战胜邪恶,奥特曼自身正义、勇敢、坚强的一面。奥特曼身上这些品质不正是现在幼儿普遍比较缺乏的吗?此后,我又满足了幼儿看奥特曼的要求,并结合幼儿日常生活中幼儿出现的不坚强、懦弱等现象适时以奥特曼的形象予以引导、激励,孩子们都能乖乖地停住眼泪努力向奥特曼学习,这不正是“奥特曼效应”嘛!
从幼儿熟悉、喜欢的偶像“奥特曼”入手进行社会性教育,效果明显,同时又避免单纯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我要感谢这位虚幻的偶像??奥特曼,让我看到了教育契机,助我的教育真正在孩子们身上得到了作用。
第5篇
教育笔记:老师,我要自己来
【引子】
偶然在《幼儿教育》中看到这样一篇文章(收玩具纠纷引发的教育),当看到作者其中的一个观点“当别人说不需要帮助时,要尊重别人的意愿”时,使我联想起我平时在带班过程中一些小片段。
【案例描述1】
在晨间收玩具,我们要准备下去时候,常常会发生这样一幕:
老师:“请小朋友快把玩具收起来,快点,快点……”
幼儿开始七手八脚地收拾起来,偶尔会发出一些喊声和玩具敲击发出的响声。
老师:“轻一点,玩具要轻一点放。”
幼儿似乎没什么大的改变,还是按照原来的方式收拾玩具。只见2个孩子把玩具筐抢来抢去,嘴里还不时地争执着,A:“我来拿,你太慢了,我帮你拿”,(B:“我要自己拿,是我拿来的”)。
老师:“是谁拿来的就请谁拿回去。”
A:“我想帮帮她嘛,她太慢了。”
【案例描述2】
午睡前的准备环节,请孩子们把自己的小椅子轻轻地放在桌上,常常会发生这样一幕:
老师:“我们要准备睡觉了,请小朋友把自己的小椅子轻轻地放到桌子上。”
有时会出现这样的一幕,2个孩子在拿着别人的椅子争执,双方都想来帮助那个没把椅子放在桌子上的小朋友。
老师:那就请你(其中的一位)或谢谢你们的好意,还是请椅子的小主人来放吧!(请其中一名幼儿会让另一名幼儿感到失落感,会给他一种老师偏爱的感觉;而请椅子的主人来放则存在一些不便的因素,如这个孩子正在解小便或已经在床边脱鞋子。)
【案例分析】
这种现象在我们平时带班的时候常会出现,尤其是中大班的孩子,他们已经逐渐产生了高级情绪,喜欢帮助别人,从只是单纯想完成任务到开始寻求助人为乐的自我满足感。从这2个案例中,我们首先应该看到的是孩子们的善良、友爱的情感,这是他们身上难得的闪光点,如论结果怎样,我们都不能去否定孩子的好的出发点。
【反思】
“我们经常教育幼儿要互相帮助。”可现在我发现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当孩子遇到困难后,其他孩子们喜欢抢着帮助弱者,建立自己的信心,提升在同伴中的威望,但我们是否考虑过被帮助者是否真的需要帮助,也许他想凭着自己的努力试试看,这不正是我们教师常要求孩子“要坚强,要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吗?”
第6篇
教育笔记:老师让我这样的!
对话一:午餐开始了,可可和月月两个人安静的坐在座位上等待老师来分发午餐,我发现他们的双手都是十字交叉类似祈祷的样子一样放在桌上,于是我走过去和他们聊了起来:
我:你们手干吗要这样?
可可:老师要我们这样的!
我:为什么要这样?
月月:我们的手如果乱放的话,会弄脏的!
我:你们想这样放吗?
可可与月月看了看,不再搭理我。
对话二:午餐后,我转了一圈又看到可可和月月在教室的门后面看书,可是教室门口有很大的地方,一个小朋友都没有,于是我又和他们两个聊起来:
我:你们为什么不在门外面看书,里面这么多人?
可可:老师不让我们出去!
我问老师:为什么不让他们出去?
师:我看不到他们。(幼儿园要求孩子必须在教师的视野范围内,午餐时候教师轮流在餐厅就餐,此时恰恰就一个老师在班上。)
我又问可可:你跟老师说,你在外面看书不乱跑,可不可以在外面?
可可摇摇头:没用的,老师肯定不让我们出去!
月月在一旁弱弱的说:要不你去帮我们说吧?
我:……。。
我不能责怪老师什么,毕竟她们是从幼儿园保育的要求和安全的角度来进行这些,可是我从这些孩子的口气里,分明感受到了一份无奈,假如我是那个孩子,我多想放松的坐在那里,假如我是那个孩子,我多想有一片大大的场地游戏,可是老师让我们按照要求去做。
从孩子的话里,我分明感受到一份孩子对教师对自己不信任的那份不满!已经完全服从于教师的规则约束,连“谈判”的心情都懒的有了。“没用的,老师肯定不让的!”这不是一句无奈心情的表露,更是孩子渴望自由玩耍的天性的表露。
作为教师,我们到底在孩子眼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我们在孩子的自由与教师的规则之间能否进行一个合理的选择和判断,一切为了孩子,这样的用意无可厚非,可怕的是我们陶醉在自己为孩子精心准备的一切物质的、精神的环境中,而孩子却感受不到童年的快乐,感受不到自己释放的快感,感受不到自己的自由!
也许我们真的需要反思自己的言行,让孩子少说点“老师让我这样的”,而多说点“我想这样的。”
希望我们的孩子都能有一个自由快乐的童年!!
第7篇
幼儿表现:
宝宝刚来幼儿园虽然没有哭闹现象,但是比较自由,没有什么自我约束。比如上课时没有注意听讲的习惯,会自己在一旁玩玩具;如玩区角游戏时会自由走动;如吃饭时间到了,同伴们去吃了,他要特别去请;如用餐比较邋遢,没有三净的意识;再如睡觉时他特别喜欢讲话,有什么说什么,没有一点自控能力。
成因分析:
1、宝宝没有读过幼儿园,对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安排及在园的常规等不熟悉。
2、宝宝是外地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习惯不是很好。
3、宝宝是中班年龄,在培养目标上和大班幼儿有些差距。
4、宝宝的个性比较直爽,想什么就做什么。
跟踪培养目标:
通过家园联手,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加以引导和教育,让宝宝逐步适应幼儿园大班的生活,成为集体中的一员,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和集体意识。让宝宝逐步熟悉幼儿园的生活并逐渐适应,知道什么时候该开始什么活动了,知道自己在集体活动及个别活动中应该如何遵守规则,知道和同伴友好相处并初步建立良好的友谊。
具体措施:
1、教师和家长及时沟通并保持联系,达成一致的教养共识和同一的评价标准。
2、抓住时机及时表扬,不漠视微小的进步;不放过每一次教育契机,及时指引其正确的做法。
3、鼓励宝宝和同伴交往、合作、分享。
案例一:
发生情境:自由活动
情况描述:
刚过完春节,为了开展春节这一小主题站点,我们请家长配合幼儿带一些喜庆用品到幼儿园供幼儿学习用并与大家一起分享。一天,我们班的心怡宝宝带了很多糖果想分给小朋友吃,于是每一为小朋友都得到了这份礼物。第二天,祝升磊开心地跑到我的跟前,从紧紧抱着的小书包内取出一颗糖果,对我说:“老师,你瞧,我带了糖。”于是,我下意识地问他:“你带来是分给小朋友吃的还是自己吃的?”“我妈妈说不能给其他小朋友吃的。”一边说边连忙将糖果放进了小书包。
分析与反思:
大多数独生子女小孩都比较自我,好吃的好用的都会占为己有,再加上家庭的教育如果也以自我为中心的话,小孩很容易只考虑自己而忽视他人,在情感上相对比较冷淡些。我们不仅在对小孩方面要加强感化教育外,也应该和家长沟通,达成一致的教养目标。
案例二:
发生情境:来园离园
情况描述:
这一天,我们纷发了部分学习用品给每一位幼儿自己保管,为了用时及时,关照幼儿将这些学习用品放在自己的柜子里,等学期结束后再拿回家。放学的时候,祝升磊很快地将这些学习用品放进了自己的书包内,预备带回家,我的搭班老师看到后进行了说教。第二天。。。。。。第三天,祝升磊一走进教室就很开心地走向我,并从小书包中取出一张蜡笔画,有花有太阳。我一时纳闷了,为什么他那么开心?为什么他要给我看他的画?后来才知道,原来他第二天终于将学习用品带了回家,并进行了“创作”。
分析与反思:
(1)、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教育笔记简短十篇
(2)、幼儿园大班教学教育心得笔记七篇
(3)、幼儿园本学期中班教育随堂笔记八篇
(4)、幼儿园中班调皮的孩子教育笔记二篇
当天放学我立即将祝升磊把应该放学校里用的一套学习用品这件事情告诉了来园接他的爸爸,并通过告知爸爸将拿了回家的学习用品拿来幼儿园用。
后来觉得除了跟家长说明情况外,作为教师应该多花些时间在祝升磊宝宝上,走进他,了解他,和他也进行进一步沟通,让他有意识地自己将学习用品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