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历次峰会均把握时代脉搏,致力于探讨解决各类短期和长期经济政治发展问题。
2008年11月15日,G20举行第一次峰会。在当时的金融危机背景下,峰会主要围绕拯救美国经济,防止美国滥发美元;改革IMF,确定国际最后贷款人;统一监管标准,规范国际金融机构活动三个主题进行讨论,最终就各国合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维护世界经济稳定达成重要共识,通过了47条金融领域改革行动计划。
2009年4月2日,G20举行第二次峰会。峰会出台总额1.1万亿美元的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计划,向国际社会发出了团结一致和合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强有力信号,提振了市场信心。
2009年9月24日,G20举行第三次峰会。峰会确立G20作为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的地位,确定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两大金融机构量化改革目标,启动“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框架”以及相互评估进程,并就G20领导人峰会机制化等达成重要共识。
2010年6月26日举行第四次峰会以“复苏和新开端”为主题。此次峰会正值世界经济出现好转趋势,但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又给全球经济走势增添诸多变数之际。峰会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和妥善应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发挥积极作用,要求在11月首尔峰会前完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同时为发达国家削减赤字和公债设定了量化指标和时间表。
2010年11月12日,G20举行第五次峰会。峰会完成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量化改革目标,就全球经济失衡制定“参考性指南”达成原则共识,并将发展问题列为二十国集团长期议题。
2011年11月3日,G20举行第六次峰会。峰会承诺继续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通过促进增长和就业行动计划,就建立更为稳定和抗风险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全球经济治理达成重要共识,对应对欧债危机和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2年6月19日,G20举行第七次峰会。峰会承诺致力于保增长、促就业、促稳定,继续支持欧洲国家处理好主权债务问题。为确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拥有足够资源应对世界经济领域的风险,不少国家在会上宣布参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增资。峰会还在加强国际金融体系、贸易、发展等方面达成积极共识。
2013年9月5日,G20举行第八次峰会。峰会决定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改革国际金融体系,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共同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特别是决定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把不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承诺延长至。各方关注发达国家宽松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呼吁有关国家采取负责任的政策,调整货币政策时同各方加强沟通。
11月15日,G20举行第九次峰会。峰会以“增长、就业和抗风险”为主题,主要讨论世界经济形势、全面增长战略、经济改革、就业、国际贸易、能源等议题。峰会决定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反对保护主义,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完善全球能源治理,致力于实现未来5年G20整体经济增长在当前政策水平上额外提高2%以上的目标。会议并宣布由中国主办峰会。
11月15日,G20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举行主题为“共同行动以实现包容和稳健增长”的第十次峰会。与会领导人讨论了世界经济形势、全面增长战略、就业和投资、气候变化、反恐、欧洲难民危机等问题,表示要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应对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问题;要解决不平衡问题,完善社保体系,增强中低收入人群购买力;要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加快国际金融机构改革,鼓励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经济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