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查询网 > 档案管理制度 > 正文

关于解读新修订《安徽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时间:档案管理制度 高考查询网

新修订《安徽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提倡一对夫妻生育2个子女,4类情形可申请再生育,详细请看下面高考查询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解读新修订《安徽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安徽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修改后的条例将于1月16日起施行,自此安徽省正式进入全面两孩政策时代。

取消晚婚假产假延长60天

修改后的条例取消了晚婚晚育假,但是对于符合政策生育的条件下,女方在享受国家规定产假的基础上,产假将延长60天,也就是说,不管是生育一胎或者二胎,产假天数仍维持不变。

此外,男方也可以享受10天的护理假,夫妻异地生活的,护理假为20天。职工在产假、护理假期间,享受在职在岗的工资、奖金、福利。

生孩子不再需要审批实行登记制度

新修改的《条例》,取消有关生殖保健服务证查核、报告制度,对符合“全面两孩”生育条件的夫妻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生育两个以内(含两个)孩子的,不实行审批,由家庭自主安排生育。省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符合规定,要求生育第三个孩子的,仍然需要办理《生育证》。

再婚生育须符合三种情形

条例对于再生育申请规定三种情形:再婚夫妻前一方生育1个子女、另一方无子女,再婚后生育1个子女的;再婚夫妻,再婚前依法各生育不超过2个子女、再婚后未生育的;已生育的2个子女中有病残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医学上认可可以再生育的。

不再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据介绍,独生子女奖励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原则。已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妇可以申请再生育,并自申请再生育之日起,注销其《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停止其正在享受的一切奖励优惠待遇,已经享受的奖励优惠待遇不予追回。

此外,对于1月1日前生育独生子女,之后不再生育两孩,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仍然享受原有规定的优惠政策,未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可补办。而在国家提倡生育两个子女后,放弃生育的,将不再奖励。

不符合条件超生的仍然被重款

条例取消了对于未婚生育第一个子女的罚款,对于不符合条件生育第三个孩子,仍然面临着罚款。

根据条例,不符合条件超生的,由计生部门分别对夫妻双方,按所在地县(市、区)上一年度城镇或者农村常住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倍征收社会抚养费。家庭实际人均收入超过常住居民年人均可支付收入1倍的,按照家庭年实际收入的5倍征收社会抚养费。每多生一个子女,依次递增5倍社会抚养费。

相关链接

种情形可以申请再生育

根据规定,安徽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条例明确了可以申请再生育的4种情形。

分别是:(一)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生育1个子女、另一方无子女,再婚后生育1个子女的;(二)再婚夫妻,再婚前依法各生育不超过2个子女,再婚后未生育的;(三)已生育的2个子女中有病残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医学上认为可以再生育的;(四)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情形。

“预计完善生育政策后,未来四五年新增符合政策生育数将达90万。调整政策后,每年增长的符合政策人口或达到20万人。”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可享受产假共计158天

对于假期奖励,条例作了调整,取消晚婚假期,延长产假60天。具体如下:

对符合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给予以下奖励:(一)女方在享受国家规定产假基础上,延长产假60天。(二)男方享受10天护理假;夫妻异地生活的,护理假为20天。职工在前款规定的产假、护理假期间,享受其在职在岗的工资、奖金、福利待遇。

条例明确将适用的对象拓展为所有符合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这意味着,无论是一孩夫妻还是二孩夫妻,都能享受上述假期奖励,共计158天。

剩余两个以内孩子不审批

对符合“全面两孩”生育条件的夫妻,取消有关生殖保健服务证查核、报告制度,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

根据政策,生育两个以内(含两个)孩子的,不实行审批,由家庭自主安排生育。省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符合规定,要求生育第三个孩子的,仍然需要办理《生育证》。

政策外超生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

不符合条例规定生育第三个子女的,由县级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分别对夫妻双方,按所在地县(市、区)上一年度城镇或者农村常住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五倍征收社会抚养费;家庭年实际人均收入超过常住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一倍的,按家庭年实际人均收入的五倍征收社会抚养费。每再多生育一个子女的,依次递增五倍征收社会抚养费。

关于《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

关于《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相关问答

关于新版《黑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解读

关于《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详解

最新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关于新版《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亮点解读

关于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

关于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