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严格保护农牧户承包权。农牧户享有土地草原承包权是农村牧区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要稳定现有土地草原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强化对农牧民土地草原承包权益的物权保护。土地草原承包权人对承包土地草原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农村牧区集体土地草原由作为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农牧民家庭承包,不论经营权如何流转,集体土地草原承包权都属于农牧民家庭。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取代农牧民家庭的土地草原承包地位,都不能非法剥夺和限制农牧户的土地草原承包权。在完善“三权分置”办法过程中,要充分维护承包农牧户使用、流转、抵押、退出承包土地草原等各项权能。承包农牧户有权占有、使用承包土地草原,依法依规建设必要的农牧业生产、附属、配套设施,自主组织生产经营和处置产品并获得收益;有权通过转让、互换、出租(转包)、入股或其他方式流转承包土地草原,流转期限由流转双方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协商议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或限制其流转土地草原;有权依法依规就承包土地草原经营权设定抵押、自愿有偿退出承包土地草原,具备条件的可以因保护承包土地草原获得相关补贴。承包土地草原被征收的,承包农牧户有权依法获得相应补偿,符合条件的有权获得社会保障费用等。不得违法调整农牧户承包土地草原,不得以退出土地草原承包权作为农牧民进城落户的条件。
三是加快放活土地草原经营权。赋予经营主体更有保障的土地草原经营权,是完善农村牧区基本经营制度的关键。土地草原经营权人对流转土地草原依法享有在一定期限内占有、使用并取得相应收益的权利。在依法保护集体所有权和农牧户承包权的前提下,平等保护经营主体依流转合同取得的土地草原经营权。在完善“三权分置”办法过程中,要依法维护经营主体从事农牧业生产所需的各项权利,使土地草原资源得到更有效合理的利用。经营主体有权使用流转土地草原自主从事农牧业生产经营并获得相应收益,经承包农牧户同意,可依法依规改良土壤、提升地力,修复草原、增强产草能力等,建设农牧业生产、附属、配套设施,并依照流转合同约定获得合理补偿;有权在流转合同到期后按照同等条件优先续租承包土地草原。经营主体再流转土地草原经营权或依法依规设定抵押,须经承包农牧户或其委托代理人书面同意,并向农牧民集体书面备案。流转土地草原被征收的,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等应按照流转合同约定确定其归属。承包农牧户流转出土地草原经营权的,不应妨碍经营主体行使合法权利。加强对土地草原经营权的保护,引导土地草原经营权流向种田能手、养殖大户以及家庭农牧场、农牧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支持新型经营主体提升地力、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依法依规开展土地草原经营权抵押融资。
四是逐步完善“三权”关系。农村牧区土地草原集体所有权是土地草原承包权的前提,农牧户享有承包经营权是集体所有的具体实现形式,在土地草原流转中,农牧户承包经营权派生出土地草原经营权。支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农牧民集体依法依规行使集体所有权、监督承包农牧户和经营主体规范利用土地草原等的具体方式。鼓励在理论上深入研究农牧民集体和承包农牧户在承包土地草原上、承包农牧户和经营主体在土地草原流转中的权利边界及相互权利关系等问题。通过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逐步完善“三权”关系,为实施“三权分置”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