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可能大家都有听到中等收入陷阱这个词,但是大家是否清楚是什么意思呢?
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是世界银行经济学家英德米特?吉尔在2006年首先提出的。它主要是指经济体从低收入到中等收入的发展战略,不适应于向高收入阶段的发展,其经济增长被原有的增长机制锁定,人均国民总收入难以这个突破1万美元 ,进入一个经济增长的停滞徘徊期。同时,这个观点提出来以后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在这个阶段不仅经济增长停滞缓慢,而且还伴随各种政治和社会问题,社会容易处于不稳定和动荡的阶段。
从低收入到中等收入的发展战略是什么?为什么它在当时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在后期发展的过程又无法实行?从中等收入再到高收入的战略又是什么?对于产生这一现象的一些根本原因,并没有在理论上作出深入的说明,因此人们在研究和分析这个问题时容易停留在表面现象,给人留下许多谜团。
现在,世界上大体上有近百个经济体处在中等收入阶段,有多少国家从中等收入阶段顺利走到高收入阶段,很多专家有不同的说法,例如:有人认为日本、韩国、以色列、新加坡等国都是从中等收入阶段顺利走过来了,但是我个人认为要做一些排除,抽掉不是特别典型的没有代表性的这些类型,像日本,它在二战前就已经是列强了,那时候它就能够制造航空母舰能够制造飞机了;像这个以色列,它在1948年建国,从全世界移民,移民中很大的比例是工程师、专家等,文化层次很高,并且它还得到美国和犹太海外财团的大力支持;像新加坡,是个城市型国家,位于马六甲海峡要地,有得天独厚的这个位置;这些国家没有什么代表性。至于说像中东那些产油国,在战后从穷国到富国的这个经历呢,就更没有什么代表性了。
我们所说的典型的具有代表意义的值得研究和重视的中等收入经济体,主要是指有一定人口规模的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发展的经济体。从传统农业发展起来的经济体,从中等收入阶段走到高收入阶段大体只有韩国和我们中国台湾等少数几个经济体,大多数拉美国家、东南亚国家、东欧国家还都在中等收入陷阱中,没有走出来。
研究这个问题的一个重点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国家没有走出中等陷阱,而少数的国家和地区能够走过来?我们国家已经进入中等收入阶段,2012年人均国民收入已经超过6000美元,按世界银行的标准,已经属于上中等收入阶段,而如今我们国家经济也出现许多问题 ,经济增长开始放慢,财政收入增速下降。如何看待这些问题,怎样才能顺利走过中等收入阶段,是我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现在有一个比较有影响力的观点:中等收入阶段经济增长要靠投资拉动,高收入阶段经济增长要靠消费拉动,因此中国应由投资拉动向消费拉动转型。但是所谓投资拉动和消费拉动仍停留在表面现象的描述上,没有触及本质问题,缺乏理论的深层解释,容易误导。可以说我们在解释中等收入阶段问题时,可直接参考借鉴的理论和实践并不多。例如,现在的主要发达国家、高收入国家,他们就没有经历过真正意义的中等收入阶段,因为从近代历史上讲,这些国家始终是处于相对的高收入阶段。因此我们需要理论和实践上的积累,特别是在理论层面的研究中等收入阶段的问题,这有助于我们通过现象看本质,发现中等收入阶段的一些基本经济特征和经济规律,更深刻的解释为什么在这个阶段容易掉进经济增长缓慢、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丛生的陷阱。
如何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今后的五年、十年,中国滑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很大。怎么避免呢?
一是农业改革,减少对粮食的全方位补贴,鼓励农产品进口。中国人总有战争思维,认为一旦发生战争,我国当前大量进口农产品会被阻断,但即便发生战争,也能靠“换草退耕、还湿退耕”来保证农产品库存。因此目前应鼓励农产品进口,才能进一步转移农村的劳动力,弥补制造业、服务业的劳动力短缺,使工资增速低于生产率的增速。
二是户籍改革,要从法律的角度,打破迁户口的障碍,让各地允许租房落户。国务院于7月颁布的户籍制度改革文件,截至目前为止只有14个省市出台了落实方法,但人们最愿意落户的省份却没放开。因此,为了打破劳动力流动的一些阻力,国家要提供教育、医疗等资源,让转移的人口真正稳定到城市里面去。
三是在劳动关系上,不能像欧美国家,员工以区域或者行业为单位进行联合,与雇主强势地谈判。要让企业和员工个体决定,增加就业的灵活性。
四是土地改革,农村建设用地(分为宅基地、工业用地、集体的经济用地)交一笔钱以后,就能像城镇土地那样流转。在土地交易的过程中,政府不能征地拆迁,而由农民应自主决定,并和买地的一方谈判,怎么再就业,怎么交社保领社保。
五是在社会保险的问题上,要划拨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以适当降低社保费率,真正建立“多交多得”的机制。因为1997年以前,社保制度没有建立起来,国企职工没有缴纳养老保险,只有靠划拨国有资本才能解决之前未交部分的亏欠。而目前的社保制度的给付、收缴、投资收益及替代率等比率必须做出相应调整,不然我国将过不去即将到来的快速老龄化。
如果完成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关于2020年的任务,我国将绕开“中等收入陷阱”,但同时,最大的难题是去杠杆化的问题。不能再积累杠杆率,否则高杠杆爆发之时是无法收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