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先生生前曾回忆:“最使我感动的是比我年长15岁的周一良教授自始至终听完这门课。”周一良是陈寅恪的弟子,是国内外著名史学大家。
1984年,汤先生又为哲学系开设了“中国早期道教史”,之后又相继开设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在此后的几年里,他又连续讲授了“中国佛教资料选读”、“般诺波罗蜜多心经”、“唯识三十颂”等关于佛教的课程。皆受到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欢迎。
汤先生的课为什么这样受欢迎?在李中华看来,首先是有新意,“汤先生讲课贵在所得。这与汤先生的家学影响及多年积累有关。听他的课,虽不觉生动,但觉深刻,可使人回味、使人深省”。其次是有突破,汤先生摆脱了教条主义的束缚,冲出了多年设定的思想禁区和框框。再其次是有才情。“汤先生讲课质实而无虚夸、无穿凿、无卖弄、无诋毁。对古人及其思想给以同情的理解,故使人听起来可靠、可信、可受”。
在汤先生的教学生涯中,培养研究生是他教学的一个重点。从1991年至今,汤先生共培养了近40位博士生。这些博士生毕业后,大部分在高校任职,多数已被评为教授、副教授并成为教学与学术研究骨干。“先生教书,具有特有的学术风采和独立思考精神。能做汤先生的学生是件荣幸而又幸福的事。”北大哲学系教授张广保说。“先生治学严谨,事必躬亲。我们的博士论文他都要一页页地认真看,仔细改。他对我们的学业要求严格,对我们的工作生活也很关心,当年我博士毕业找工作时,先生为我写了好几份推荐信。我们写的书都请汤先生作序,先生不仅抽时间为我们写序,还认真地指出每本书的优缺点,有时还为我个人的学术发展提出建议。”张广保回忆说。
“玄、佛、道,是汤先生家学传统的一部分,汤先生的学问和人品基本上继承了其父亲汤用彤老先生的‘真传’。”北大哲学系教授、《汤用彤传》作者孙尚扬说。据孙尚扬介绍,当年他写《汤用彤传》时还不到30岁,博士毕业刚工作不久。“汤用彤先生是学术大家,先生让我为其父亲作传,是想让我借此机会多读些老先生的书,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