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查询网 > 教育新闻 > 正文

“圈子化”培养违背教育本质

时间:教育新闻 高考查询网

“六一”节前后,一则关于“中产教育鄙视链”的帖子在网上流传,文章中弥散的焦虑,让很多家长和孩子快乐不起来。在这个帖子里,动画片鄙视链、旅游地鄙视链、兴趣班鄙视链等几乎覆盖了儿童学习生活的每一个领域,而其中“绝不让娃和没英文名、看喜羊羊的孩子同读没外教的幼儿园”、为了孩子进入“只收10名一月出生的学童”的好学校,家长要精准计算受孕时间等骇人听闻的事件,更是令人感受到了来自成人世界“深深的恶意”。

如果说出于望子成龙的美好愿望,其中或许也有某些值得同情之处。然而文中所列举的那些鄙视链,既看不见儿童也看不见大人,只有物质化的各种商品在漫天飞舞相互攻讦。与其说是中产教育鄙视链,不如说是一张商业广告吹擂图。

正常状态下,孩子和孩子、家长和家长之间也常常会相互比较。但是这种竞争和赤裸裸的鄙视链不尽相同。孩子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家长的正确引导,获得某种成就感,家长、孩子由此产生喜悦和自豪无可厚非,是一种自我成功的喜悦。而所谓的教育鄙视链不看孩子喜不喜欢、是否努力,就事先以外物加以标签、划以等级。

“鄙视”二字本来就和教育的精神相互背离。教育从来就主张“有教无类”,倡导“因材施教”,认为行行出状元,人人都能成才。如此鄙视链在某些领域或有存在的土壤,但在教育领域却是大忌,因为人的成长最具有不可确定性,也最具有不可预测性,这正是教育领域相比许多客观物质领域的特殊所在,也正是教育事业的魅力所在。

所谓教育鄙视链正是部分家长用自己的虚荣和狂妄编织而成的“皇帝的新装”,穿上这身新装以后,家长们洋洋得意以为胜人一筹,殊不知暴露出的,正是自己的傲慢与无知。这种以物质条件划分圈子的教育方法,不仅暴露出部分家长教育理念的幼稚,更与正常的、健康的教育理念相背离。况且,这种划分往往是徒劳的。时间会证明,从小穿名牌、上名校的孩子未必全都优秀,而用地摊货、说一口方言的孩子也常常表现出惊人的能力。

崇尚“上善若水”的中国文化中自带谦抑的基因,民间也常常有“笑人不如人”等老话警戒世人,这些都是对各种鄙视链的文化纠偏。更值得庆幸的是,相对于天然的喜欢或者厌恶,鄙视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社会化的感情,“人之初,性本善”,要让孩子真的顺从成人世界虚幻的鄙视链,也没那么容易。孩子会用自己的成长告诉大人们,在真正的教育面前,这种鄙视链是多么的无知与可笑。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