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查询网 > 教育新闻 > 正文

教材不得现外链:斩断教商勾结,切实为孩子减负

时间:教育新闻 高考查询网

教育部网站5月2日发布关于2017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要求,中小学教材中一律不得出现提供额外教学辅助资料的各类链接网址、二维码等信息。(5月2日中国新闻网)

教育部规范中小学教学用书管理,明确教材中不得出现提供额外教辅信息的链接网址、二维码。这是对教辅市场管理混乱的纠偏之举。在我看来,教育部门、出版社等利益相关单位不仅不能在教材上打教辅广告,也不能利用权力、职务之便随意编写、推销教辅资料。

尽管国家三令五申禁止统一征订教辅资料,但依旧未能斩断教辅资料伸向学生的捞钱“黑手”。曾有报道说,在湖南郴州苏仙中学初三某班,仅半年时间学校发的教辅材料就多达30本。有的学校还低价购买盗版书,按正版价卖给学生。买不买教辅书,买什么样的教辅书,家长与孩子根本没有选择余地。学生被迫“自愿”购买教辅书,教育者成了教辅书泛滥的幕后推手与既得利益者。

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全国教材和教辅的出版产值达500多亿元。仅以小学阶段为例,我国小学学校的30.09万所,在校人数10331.51万人,每个学生在教辅书上的花费总数加起来是一个天文数字。从这个角度讲,教育部不仅要规定,教材中不得出现提供额外教辅信息的链接网址、二维码,还要给地方教育部门、学校立规矩,规范教辅图书征订、发行行为。防止教育部门、学校挟权力向学生强行推销教辅资料,斩断教商勾结的教辅暴利链条,切实减轻家长经济负担与孩子的课业负担。

早在2001年6月,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办法》的通知第三条就规定:禁止将一切形式的教辅材料编入《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强迫学校订购、中小学校不得组织学生购买、发行部门不得向学校征订或随教材搭售一切形式的教辅材料。此后,教育部几乎每年都要联合其它部委下发一次相关禁令。何况,大多数学校已经执行“一费制”管理规定,未经教育部门审定的教辅资料不得由学校和老师代买。按理说,教辅书发行、征订应该有所节制。为何还有这么多教辅书甚至是盗版教辅书在市场上大行其道?值得思考。

在我看来,教辅泛滥,教辅书质量良莠不齐,除了教育者与出版商利欲熏心,监管制度缺位以外,也与当前应试教育大环境有关。尽管中小学生贯彻减负、推行素质教育的措施出台了不少,但是学生抢购教辅资料、老师大搞题海战术的现象仍未发生根本改变。在考试指挥棒与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的现实条件下,教辅资料似乎成了老师和学生的救命稻草,这也是教辅泛滥的重要原因。因此,不仅相关部门要严格执行教辅管理规定,严查教辅书编写、发行、征订环节的腐败行为,打击盗版教辅书;改革现有教育评价机制也势在必行。如果教学评价不以分数论英雄,义务教育资源被均衡配置,教师被戴上减负紧箍咒,那些多如牛毛的教辅书的市场空间也要小得多。

总之,教辅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一方面,出版部门要依法加强教辅管理,教材不得出现教辅广告,对低劣的教辅图书进行清理、整顿,督促出版商遵纪守法;物价部门要给虚胖的教辅书价格减肥。另一方面,教育部门要管好学校与教师,不让他们要挟学生订阅、购买教辅书。更为重要的是,教育部门要完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改变“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干得扎扎实实”的伪素质教育局面。作为家长,也要主动给孩子减负把关,不要求孩子购买过多的教辅资料,把学生从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只有多管齐下,多方形成合力,教辅书市场才有望正本清源。

教育部:中小学教材不得出现额外教辅链接二维码

浙江发布国内首套小学中医药教材

浙江发布全国首套小学中医药教材

精选小学语文教材《尊严》被指造假

小学课文《尊严》被指造假,回应新教材未选用

人教社:新版教材不再选用《爱迪生救妈妈》等争议文章

光明网评论员:语文教材需要一场有关常识的检验

《弟子规》入教材有争议 如何让国学经典亲近现代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