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从清华大学获悉,该校建筑学院郭黛?带领团队,利用虚拟现实技术重现圆明园灿烂历史,精准复原全园总量的60%。
圆明园是中国古典园林集大成之作,曾是多国园林效仿的对象。然而如今,它已成为一座遗址公园,长期以来,人们对它的了解只能依靠历史档案的记载。
作为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的学生,郭黛?一直致力于建筑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为了让圆明园“活过来”,她带领团队查找文献、勘察、测绘,对园中每一栋建筑的造型特点、景区空间构成进行分析,还查找了全园的水系变化。在开展一系列基础性研究的基础上,数字技术被引入对圆明园的重现,每处建筑都从内部结构做起,柱、梁、斗拱、椽子、门窗、瓦件、吻兽等都进行了三维建模,彩画要按照不同时代风格绘制,并体现出时代风格和场景的变化。
“每棵树、每块牌匾的颜色都反复推敲,还用烘焙技术还原了最真实的光影效果,增强现场感。”郭黛?介绍说,每复原一个景区要经过遗址信息精确采集与记录、文献资料精细研读、样式房建造技术分析、残损构件的虚拟拼接等10多道程序。
通过对圆明园数字
化复原的研究,郭黛?和团队成员们将圆明园研究从平面引向立体,这样的复原,在郭黛?看来是圆明园的另一种重生,“它不仅解决了遗产保护与遗产重生的矛盾,又满足了公众的需求和认知”。
据了解,郭黛?团队已持续开展成果的应用转化,研发出基于虚拟现实的圆明园移动导览系统和圆明园虚拟游园系统等产品,并围绕全新的数字技术概念,推进“混合现实”和“感映现实”创新项目,使虚拟场景进一步混合在现实空间中,让人具有身临其境之感,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具有极高艺术观赏性和感染力的体验式空间,激发体验者对展示主题的高度情感共鸣。
据介绍,团队对于圆明园的研究探索并未停止,随着圆明园的考古发掘推进、基础条件改善,团队还将进一步扩大数字复原的研究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