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查询网 > 教育新闻 > 正文

小学入学弹性化考验执行智慧和家长心态

时间:教育新闻 高考查询网

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做好2017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其中提到:就读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统筹确定。这意味着,未来的小学入学机制有望趋于弹性化,现行的8月31日可能不再是小学入学唯一的截止日期。

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预计未来中国出生人口还会继续增加,且各地的生育意愿和教育资源等实际情况的确有所不同。故此,给予地方在小学准入机制上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属于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之举,也有助于缓和部分家长的焦虑情绪。

按照规定,8月31日前满6周岁的儿童才可以上小学。在这道硬槛面前,一些希望小孩早入学的家长往往采取各种措施争取入学机会,甚至有人不惜挑时间、冒风险提前“生产”。这类家长的现实诉求值得关切,此次关于小学入学政策年龄的相关问题从民间热议到制度破冰,显然是一种进步。

但也需注意,弹性入学不代表提前入学,省级教育部门统筹确定也不代表随意放宽入学政策年龄。归根结底,在这一问题上避免“一刀切”,旨在让小学准入机制更人性化、科学化,并符合教育规律。当然,各省级教育部门具体如何调整,目前还是未知数。值得关注的是,在制度的设计和执行等环节上,需充分保障灵活入学的公平公正,减少部分掌握教育资源的人利用权力寻租的空间,规避有损社会、孩子和家长利益的隐患。

站在现实的角度,政策之外还有一点不可忽视,即家长群体一方面想帮孩子减压,但另一方面又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导致许多家长在孩子的培养上充满了焦灼感。于是,当“抢跑心理”占据上风时,幼教小学化等现象就会层出不穷,结果往往是孩子不堪重负,家长顾此失彼,此类方式多少有些拔苗助长的意味。

这也表明,在教育问题上,政策能够提供一种参考、规范和指导,但在科学地落实之后,恐怕还得家长、社会在育人心态和观念上有所转变。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输赢不取决于出发早晚,在弹性化、人性化的政策规范下,家长们可以做得更为从容些。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