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主题的2016中国教育明德论坛6日在北京开幕。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孙霄兵教授在报告中谈到??“基础教育在我们国家具有重中之重的地位。新蓝图规划也要求对教育进行新的发展改革,这样的任务对于我们来说是新的工作,要落实在全国教育系统所有师生员工的肩上,任重而道远。”
孙霄兵说,教育立法对于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如果没有法律依据,很多工作就没办法开展。根据规划纲要的要求,到2020年要完成11项教育法律的修改和制定,其中涉及基础教育的包括修改《教育法》、制定考试、学校相关的法律。
孙霄兵介绍说,今年年初,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三部法律一次性通过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这一揽子法律修正案将使不同法律之间衔接的问题得到更好地解决,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审议,年内有望通过。其中,教育法的修改,涉及到基础教育的多方面内容,新增关于立德树人、对受教育者加强*、增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增加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衔接融通的要求,例如,尽管法律上没有限制,但由于学的内容不同中职毕业生很难考上大学。此外,还将触及大学学习成果互认,例如清华学生到北大去听课,清华给学分,反过来也一样。
中国教育哪个阶段的问题最大?孙霄兵给出的答案是:学前教育。他说,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时,征求到550万条意见,人群中呼声最大的是解决入园问题,比例远远高于其他的问题。经过两次学前教育三年计划的努力,全国城镇和农村入园率超过了70%,但是还要继续努力。按照规划纲要的要求,要起草学前教育法。但是,也有很多困难,例如学前教育应该由谁来负责的问题。
规划纲要还提出九年义务教育要延伸的问题,而最近十三五规划提出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孙霄兵表示,实施免费的高中教育并不是义务教育,因为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不上学就违法。因此,不能认为免费高中是义务教育的延伸,今后义务教育是否向下延伸还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