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他,顽强拼搏,一步步走出大山,成为屯里唯一的大学生;他,命途多舛,临毕业时却查出身患白血病;他,直面死亡,乐观地与病魔抗争;他,恪守诚信,把诚信看得比生命更重要,毅然用筹来的救命钱优先偿还到期的助学贷款;他,心系家乡,心中有个乡村教师梦,希望通过三尺讲台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他就是村民眼中的“傻大学生”罗金龙。
诚信为大:“如果这点都做不到,活着也没意义了”
“这小伙子真傻,都这样了还想着先还钱,命都不要了。”在村民们看来,屯里唯一的大学生罗金龙有点“傻”,竟然拿着众人给他筹的救命钱还了助学贷款。
在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东山乡长洞村弄模屯蹲点的记者决定去看看正在住院的“傻大学生”罗金龙。记者下午2点从罗金龙的家出发,经过泥土路、水泥路、二级路、一级路,换乘摩托车、中巴车、大巴车、公交车,晚上7点半总算在百色市人民医院见到了罗金龙。
三人间的病房,只住了罗金龙孤零零一个人。为了省钱,罗金龙的家人没来陪床,他只能自己照顾自己。隔着口罩,罗金龙与记者卧谈到深夜,谈疾病,谈生死,谈梦想……
“我们屯条件差,你住得习惯吗?”一见到记者,罗金龙就关切地问。他的家乡条件确实差,地处石漠化山区,九分石头一分土地,靠天吃饭,人畜饮水都靠水柜里蓄积的雨水,玉米是少数可以成活的农作物。罗金龙一家住在一间昏暗狭窄的木瓦房里,四壁用竹篾编成,分上中下三层,下层是用来关牲畜的“畜牧局”,中层是住人的“人事局”,上层是存放玉米的“粮食局”。
从这般贫瘠的土地出发,罗金龙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和众人的帮助,一步一个脚印走出大山,成为屯里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大学生。
2012年,罗金龙成功考上大学,整个小山村为之沸腾。为了完成学业,罗金龙办理了生源地助学贷款。7月,罗金龙即将结束寒窗苦读,却不幸被查出患上急性髓系白血病M2b型。
10月,罗金龙第3次入院接受化疗,在病床上的他收到了生源地助学贷款还款通知。1.2万元,对于已经负债近10万元的他是一笔巨款。
“每次住院都是先用爱心人士捐的或借的钱交费,再拿医院的发票去报销新农合,每次大概能报销一半的费用。”罗金龙说,当得知助学贷款还款期限已到,他立即用上次住院报销到的钱还了贷款。
“不管自己面临何种情况,都要讲诚信,先把这笔钱还上。不能因为自己生病要花钱就不讲诚信了。”罗金龙平静地说,“不管自己是否优秀,都要先学会做人,如果这点都做不到,活着也没意义了。”
笑对病魔:“我觉得我很幸运,至少现在还活着”
“每天早上8点半开始输液,中途不间断,一直到傍晚5点半。”罗金龙平静地说,一个疗程的化疗大概持续一个月,输液是每天的必修课。
与照片中阳光帅气的大男孩相比,现在的罗金龙已经变了模样。由于病魔的侵入,他的左脸已经面瘫,左脸比右脸高出很多,左边的嘴角高高翘起,说话也变得有些含糊。然而,他的脸上总是挂着乐观的笑容。
“刚知道时整个人都傻了,我想自己身体这么壮,怎么可能得白血病!”7月的暑假,罗金龙只身一人到广东打工,赚取下学期的生活费,然而上班第二天就突然晕倒,被确诊为白血病。在同学、朋友的资助下,他入院接受治疗。
3月,罗金龙旧病复发,再次入院,并被送进重症监护室,收到了病危通知书。“药片吞下去就反胃。吞下去,又吐出来,吞下去,又吐出来。到后面都吐出血来。”罗金龙绝望到想放弃,“当时想着这么多人在关心我,帮助我,我只能用力吞。”
罗金龙说,一位北京的姐姐曾资助了他中学6年的生活费,并经常写信鼓励他。她曾提到一个朋友患上了白血病,但却乐观地走向生命的终点,她在信中说:“在以后的日子里,你会遇到很多很多事情,很多的麻烦,无论再大的困难,你都要坚强,不要害怕,在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关。什么都会过去,只要你有一颗坚强的心。”
“我觉得我很幸运,至少现在还活着。”9月,罗金龙第3次入院接受化疗,曾在生死线徘徊过的他已能坦然面对死亡,“悲观也是过,乐观也是过,为什么不高高兴兴地过好每一天?”
感恩回馈:“我愿回到大山,帮助更多的人走出大山”
“从小到大,我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罗金龙的心底,有一份长长的“感恩清单”。“男儿有泪不轻弹”,但一提到父母、弟弟和帮助过他的好心人,罗金龙就泣不成声。
“我不怕死,只是人生最美好的篇章刚一翻开就要戛然而止,有些不甘心,还有很多事情没做,很多人没去报答,很多梦想没去实现。”罗金龙不无遗憾地说。
罗金龙告诉记者,大山里的学习氛围不浓,很多人小学毕业就去打工了,但贫困的父母却抱定了“只有读书才有用”的信念,毫不动摇地送他和弟弟上学,“亏欠最多,也最应该感谢的是爸爸妈妈”。
“爸爸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从小就教我做人要厚道。我这次生病,带着爸爸做零工的包工头出于信任,竟然预支给爸爸2万多元。”罗金龙说他相信天下好人多。
在罗金龙眼中,需要感谢的还有他的弟弟罗金超。弟弟比他晚一年高中毕业,本来已经被大学录取,但考虑到不堪重负的家庭,就将上大学的机会让给了哥哥,打工赚钱供哥哥完成学业。
罗金龙说,除了家人,对他影响最大的是陪伴他成长的老师,“初中时寄宿在学校,需要从家里带玉米去学校蒸饭吃。有位老师,经常拿大米和我换玉米,老师和我说,吃腻了大米,想换换口味。后来我才醒悟过来,老师哪是爱吃玉米,只是想帮我改善伙食,但又怕伤害我的自尊心。”
“从那之后,我就觉得教师是一个特别神圣的职业。”罗金龙说,他深感家乡的落后,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落后状态,必须靠教育。他的心里由此种下了一颗乡村教师梦的种子,在大二时就开始准备教师资格证考试,希望毕业后回到家乡的三尺讲台,从教育上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
“一个人活在世上,首先要勤奋、努力,再就是有一颗善良的心,当自己有能力的时候,要去回报社会。”罗金龙时常会想起资助过他的姐姐说的话。
“我是大山的儿子,多亏众人的帮助才走出大山,我愿回到大山,帮助更多的人走出大山。”罗金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