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查询网 > 山东高考招生计划 > 正文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高考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专业代码是多少?附招生计划

时间:山东高考招生计划 高考查询网

很多家长和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不注意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在山东招生的重要信息,其中包含这个学校在山东招生计划人数、招生计划专业代码、专业学制学费、该专业有哪些具体要求等数据,这些信息非常重要,在填报时一定要了解清楚,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高考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专业代码的历年数据,供大家参考!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高考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专业代码是多少?附招生计划

一、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在山东招生计划和招生专业人数代码

1、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在山东的招生计划畜牧兽医专业招生录取人数为1人;

2、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在山东的招生计划临床医学专业招生录取人数为2人;

3、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在山东的招生计划护理专业招生录取人数为2人;

4、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在山东的招生计划药学专业招生录取人数为2人;

5、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在山东的招生计划中药学专业招生录取人数为3人;

二、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在山东高考普通批次招生计划和招生专业人数代码

1、2022年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在山东普通批次招生计划和招生专业人数代码

专业 招生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批次 招生代码 选科要求 科目
畜牧兽医 1 山东 2022 / 2段 06 不限 综合
临床医学 2 山东 2022 / 2段 0G 不限 综合
护理 2 山东 2022 / 2段 0H 不限 综合
药学 2 山东 2022 / 2段 0K 不限 综合
中药学 3 山东 2022 / 2段 0L 不限 综合

2、2021年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在山东普通批次招生计划和招生专业人数代码

专业 招生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批次 招生代码 选科要求 科目
临床医学 2 山东 2021 / 2段 0G 物 或 化 或 生 综合
助产 ((限招女生)) 2 山东 2021 / 2段 0J 不限 综合
医学检验技术 2 山东 2021 / 2段 0M 物 或 化 或 生 综合
医学影像技术 2 山东 2021 / 2段 0N 物 或 化 或 生 综合
康复治疗技术 2 山东 2021 / 2段 0P 不限 综合

3、2020年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在山东普通批次招生计划和招生专业人数代码

专业 招生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批次 招生代码 选科要求 科目
医学检验技术 2 山东 2020 / 2段 0P 物 或 化 或 生 综合
医学影像技术 2 山东 2020 / 2段 0S 物 或 化 或 生 综合
康复治疗技术 2 山东 2020 / 2段 0U 不限 综合
临床医学 2 山东 2020 / 2段 0V 物 或 化 或 生 综合
助产 2 山东 2020 / 2段 0Y 不限 综合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在江西的录取分数线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高考在青海招生人数和招生专业代码是多少?附招生计划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分数线是多少?附最低分排名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在四川的录取分数线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高考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专业代码是多少?附招生计划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在河北的录取分数线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高考在黑龙江招生人数和招生专业代码是多少?附招生计划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设施农业与装备专业分数线是多少?附最低分排名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在黑龙江的录取分数线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在宁夏的录取分数线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高考在河北招生人数和招生专业代码是多少?附招生计划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分数线是多少?附最低分排名

三、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最新学校简介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是2002年6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占地面积1411亩。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中职国家示范学校、“省部共建”高校(国家民委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国家“双高计划”立项建设单位。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2471人(其中普通高职生15587人,高职扩招生源3064人,中职生3555人,留学生265人),生源来自24个省市自治区以及老挝、印度尼西亚、摩洛哥等20个国家。 学院现有教职工918人,其中专任教师792人,专业带头人46人,校外兼职兼课教师677名,高级职称372人,中级职称340人,硕、博士358人,“双师素质”教师682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1人,省、市管专家6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6人,“甲秀之光”访问学者2人。 学院设有农学院、药学院、医学院、护理学院、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人文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以及铜仁市中等职业学校、铜仁市技工学校、铜仁工业学校等13个二级办学分院(校),开设高职招生专业40个,其中国家级重点、骨干专业5个、高水平专业群1个,省级重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