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查询网 > 天津高考 > 正文

年天津高考文综试卷难不难,难度系数解读答案点评解析

时间:天津高考 高考查询网

一、新课标全国卷选择题之难

1重历史认识轻历史事实。

  一般而言,选择题的选项不外乎两种构成,一是历史事实(知识),二是历史认识(解释)。就广东卷而已,大部分选项都是历史事实,而新课标全国Ⅰ卷大部分选项都是历史认识。相比较而言,历史认识的选项更具有模糊性,更能考察考生的能力。

  例1:(2015?广东卷?12)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据此推断,该字体是

  A.小篆B.隶书C.行书D.草书

  例2:(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2选择题不追求覆盖面,追求深度。

  广东卷由于有考点覆盖的要求,导致选择题的跨度非常大,往往一道选择题的四个选项覆盖了整个单元的内容,考查沦为蜻蜓点水。全国Ⅰ卷似乎没有这个负担,常常是单点突破,深挖内涵,因此难度较大。

  3思维力度更大,逻辑环节更多。

  广东卷的选择题只有一重思维,题干与选项往往是直接的映射关系,逻辑环节较少,只要抓住关键词,基本可以锁定答案。全国Ⅰ卷经常出现需要二重推导的选择题,思维力度更大,逻辑环节更多。很多题目除了需要理解概念,更需要合理推导。新课标全国Ⅰ卷第30题具有代表性。该题需要综合两个逻辑环节进行推导,一是注意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的变化;二是注意地区的差异与比例变化的关系。尽管材料只字未提税费,但仍可以判断这是一个合理的解释。

  例3:(2015?广东卷?13)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由此可知,该朝臣

  A.反对中央集权B.主张建立内阁

  C.主张加强相权D.反对三省六部制

  例4:(2014?新课标全国Ⅰ卷?30)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4重视在历史情景中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

  广东卷的选择题很多时候仅仅根据材料就可以得出结论,不需要多少学科知识,调动运用知识的要求不高(例5)。新课标全国Ⅰ卷大部分选择题要求考生能在历史情景中理解材料,并作出合理的推断,难度自然增加。例如新课标全国Ⅰ卷第31题,如果学生仅从材料出发,可能会在B\C两项中纠结,只看到增长的快慢,没有从历史背景出发分析数据,忽略了中国工业基础薄弱,增长基数小的事实。(例6)

  例5:(2015?广东卷?17)表2反映了中国某时期与各国贸易的情况,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抗日战争胜利,中苏贸易激增

  B.实行“一边倒”政策,中美贸易剧减

  C.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

  D.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密切

  例6:(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31)图5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我们可以推知

  A.中国原有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5材料理解需要整体思维,排除干扰,把握主旨。

  广东卷材料使用非常简洁,所呈现的几乎都是有效信息,干扰信息已经被命题者剔除殆尽(见例3)。全国卷则不然,提供的材料中有许多干扰信息,命题者又往往在干扰信息处设置干扰项,使试题难度进一步加大。今年新课标全国Ⅰ卷第26题就有这样的特点。考生如果抓住“海上保护神妈祖”这一点信息,很容易得出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的结论。考生如果抓住“妈祖”和“临水夫人”(都是女性)这两个信息,很容易得出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的结论。这些都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本末倒置,没有把握材料的主旨。上述材料的主旨是宋代东南沿海的一些民间崇拜得到朝廷的认可,影响不断扩大。考生如能排除细枝末节的干扰,具有整体的思维,不难做到拨开云雾见青天。

  例7:(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二、新课标全国卷非选择题之特别

  广东卷的非选择题与全国卷有很多共通之处。两者都是主题式命题,都比较注意能力立意,都上升到历史认识论的高度,都重视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尽管如此,从命题技巧上看,新课标全国卷仍有其特别之处。

  1新课标全国卷材料阅读量较大。

  2013年新课标全国Ⅰ卷第40题,材料字数达到700多字。的非主观题材料都是500字左右。除第41题外,其余也都是400-500字的材料阅读量。习惯了阅读精悍短小材料的广东考生在“大量”文字堆砌面前是否还能找到“北”?

  2从考查知识向考查能力的转变,知识变得可以替代。

  由于当前存在四个版本的历史教材,无论是广东卷还是新课标全国卷都必须考虑到这一现实。为了实现公平,目前来看有两种命题的解决方案。一是考查都有的知识;二是考查都没有的知识。所谓“都有的知识”,也就是核心知识,就是影响人类或我国的重大历史事件。广东卷走的就是这条路子。所谓“都没有的知识”,也就是能力立意,究竟考查了哪个知识不再是确定的,而是由考生自己调动哪个知识来决定。同一道试题,对于甲可能调动的是A知识来解决,对于乙可能调动的是B知识来解决,所考核的能力一致,知识却可以替代。这是历史考试测量技术一个很大的进步。例如新课标全国Ⅰ卷第41题,要求对某抗日战争书籍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第41题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生产力=科学技术x(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这一公式进行探讨。这两道题,命题者没有设定具体知识,规避了版本差异的影响,考生可以调动自己掌握的任意知识解决问题,只要符合题意要求。这是全国卷与广东卷在命题思路上的最大差别。

  例8:(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生产力=科学技术x(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

  ??摘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者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的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3单刀直入,主题突破,不搏二兔。

  广东卷非选择题几乎每道题都是宏观视野,中外结合,强调考查历史事物的联系性。广东卷考点覆盖面广,甚至有的大题能覆盖到30多个核心考点。新课标全国卷往往以一个主题为切口深入探讨其演变。如儒家思想的演变,并没有旁生枝节牵扯到世界史。笔者认为主题命题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知识主题,二是方法主题,三是认识主题。新课标全国卷以认识主题为主。

  4答案的话语主要来自于对材料的理解。

  由于全国卷要超脱于具体知识之上,因此其答案的话语构成主要不是历史事实的陈述,而是对材料的分析与说明。换而言之,材料信息加上考生分析构成其答案语言。

  5部分试题评分采用了分层评分(SOLO)的方式。

  广东卷也曾经探索过分层评分的方式。但是,由于前文所述的原因,广东卷的答案话语大都由一系列历史事件构成,评卷教师容易陷入采点给分,进而使分层评分很难真正落实。新课标全国卷这两年在分层评分上也在探索,但层次怎么确定?各省评卷实际如何操作?现在还不得而知。

  三、积极转变适应全国卷之策略

  新课标全国卷与广东卷差异如此之大,广东师生如何实现转变?如何适应全新的命题风格和全新的考试语言系统?

  1转变备考观念,以能力备考取代知识备考。

  为超越版本差异,广东卷重视重大核心知识的考查。长期以来,广东师生习惯于知识的梳理和联系,但新课标全国卷的试题却很少考具体的知识。例如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的试题几乎从未考查过课本上的几个改革。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也几乎从未考查过课本上的几个人物。考查的是全真道士丘处机,令广东老师大跌眼镜。如何应对这种转变?教师应该抽象出改革史的内在规律和评价人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能力备考取代知识备考。考查的知识万变,但能力不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揣摩全国卷的答案语言,转变答题的语言系统。

  不同的命题者自有其独特的答案语言特点。考生如不熟悉这套语言系统,答题时总感觉对不上眼。以下题为例:

  例10:(2014?新课标全国Ⅰ卷?40)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15分)

  标准答案:背景:宋: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科举失利后的发愤之作。牛:科学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长期从事科学研究。(15分)

  这道题如果按照广东长期以来形成的答题思路和答案的语言系统,广东(专家)考生可能会给出如下答案:

  背景:中国:政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束缚;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文化,程朱理学,三纲五常禁锢人心,科举制度的束缚;对外:海禁政策。

  广东考生给出的答案很难切合标准答案,问题出在哪?仔细分析发现,命题专家对“背景”一次的理解不同。全国卷命题专家可能认为与材料现象具有直接性和相关性的历史事实才能称为“背景”;广东卷命题专家理解的“背景”往往是时代性、阶段性的。因此,全国卷的原因背景题答案具有直接性和相关性,广东卷的答案具有时代性和阶段性。这不是知识不够,也不是能力不足,归根结底是不适应全国卷的答案语言。

  3加强材料阅读和主旨归纳的训练。

  为超越版本差异,全国卷很少考具体的课本知识,而是尽量提供新情景,要求学生解决新问题。正因如此,全国卷几乎每道题都是材料题。材料阅读和信息提取能力就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广东考生习惯了精炼的,没有干扰信息的材料阅读,估计对材料的主旨把握能力会稍弱。

  综上,经过对比,新课标全国卷与广东卷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对于广东师生,高考,且难且期待!


天津高考理科数学难不难,难度系数解读答案点评解析

天津高考英语难度解析及英语试卷答案点评(word文字版下载)

天津高考数学难度解析及数学试卷答案点评(word文字版下载)

天津高考语文难度解析及语文试卷答案点评

天津高考文综难度解析及文综试卷答案点评(word文字版下载)

天津高考理综难度解析及理综试卷答案点评(word文字版下载)

天津高考考场查询时间及考点分布查询

天津高考考生人数(文理科总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