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志愿选院校重要还是专业重要
一、“学什么不干什么”是普遍现象
有些人之所以这么在意专业,实际上隐含了一个根本不存在的道理。
学什么就一定做什么吗?你如果做个调查或者统计会发现,多数人“学什么不干什么”,尤其对于优秀的人来说,这是全世界的一个普遍现象,不止是中国。
在清华本科学的是化工,胡锦涛在清华学的是水利,朱?基学的是电机,哪一个是你认为的管理、法律等等?如果说这是“天上的人物”,那我们再看看几个“地上的人物”。马云是学英语的,刘强东是人大社会学专业,YY的老板李学凌是人大哲学系毕业的,百度李彦宏当年上北大时专业是图书馆,后来图书馆系招生困难,就改名叫信息管理了。这些人没有一个是学网络的,只有腾讯马化腾是学计算机的。如果这也不算,那么我可以用我从事大学两届班主任的经历告诉大家,我带的两届学生共75人,目前从事大学所学专业的不到30%。其实,各位家长完全可以看看周边的情况,看看你自己同班同学的情况,你单位的同事,有多少比例是从事大学所学专业的工作?
二、专业选择并不必然决定未来
很多人认为,选择决定了成功,决定了一生,于是更想知道哪个专业更容易成功,哪个专业毕业后收入更高,哪个就业不理想。其实,
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一个跑道上都有成功的人,都有成功的机会。当然,每个人的资质是有限的,决定成功的,绝不是我们进入了哪个跑道,而是我们的努力与用心。
比如俞敏洪成绩优异,当年想去美国留学,却因为美国的拒签,留在了国内,但不甘于平庸的俞敏洪从托福培训入手,做成了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教育公司。从这个角度来说,学什么不决定你的一生与职业,你能否在这个行业做到最优秀才是重要的。同理,你单位的领导,表现出色的同事,往往并不是大学专业选择正确,或者大学专业学得多少扎实。我们只要稍加分析,除了少数人的特殊背景因素外,其实他们有一些更为重要的成功因素:视野、眼界比一般人开阔,接受新事物或者继续学习能力强,适应环境能力强,情商比较高。而这些,与选择的专业关系不大,倒是与所读的学校、城市、交往的朋友、老师等关系密切。
三、你打算本科毕业就工作吗?
其实很多出生城市、或者家境好的孩子,往往是读完研究生再说。若是如此,读研究生再换专业,那就解决了专业选择问题。大家必须明白,现在很多高校与老师更喜欢复合型人才,即跨专业的。
比如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多数导师更喜欢本科学数学的,而不是计算机。很多社会科学的专业,也更喜欢招收理工科专业背景的学生,比如社会学,因为传统社会学其实已经走入末路,未来必然是网络社会学。即使是艺术类专业,比如影视导演研究生,导师也喜欢招戏剧影视文学、编导或者摄影专业本科生,编导专业研究生,喜欢招法律、新闻、表演、文学本科生??因为跨学科更容易成才。
四、高中生你确定想好了学什么吗?
对于多数高考生来说,在这个年龄没有想清楚自己最喜欢什么专业、自己最适合什么专业、将来想从事什么行业是正常的,甚至到大学读半年乃至一年后后悔也非常正常。美国大学制度的一个优点就是宽口径培养,很多大学文理都在一个学院,原因之一就是考虑到很多人18岁时还没有想清楚到底想学什么,因此,这种宽口径培养,换专业如喝凉水,非常自由,往往在你选课过程中不自觉就完成了。
现在国内很多大学,尤其是好大学越来越向这个方向靠拢,比如清华、北大、浙大、上海交大、复旦大学等等,现在基本都是按照大类招生,等到一年后再选择专业。有个别大学则明确提出自由转换专业。
也许很多人喜欢强调兴趣的问题,只是,你的兴趣靠谱吗?3年前你喜欢什么?1年前你又是喜欢什么?
五,你对相关行业的认识是否准确?
与此相关,我们想学某种专业,往往是基于想从事某种行业,但很多人对于职业的认知往往是盲目和错误的,这尤其需要注意。
这里涉及三个问题。一是表面理解专业就业和行业。比如金融学,很多人觉得这很高大上,将来就业也肯定好,薪水也肯定高。事实上现在金融也分很多专业,有的金融专业也已经出现供过于求、不少高校压缩招生甚至停止招生的情况。而像气象学这样的专业,大部分考生可能看都不会看,其实这是一门非常新兴的学科,气象部门非常缺这样的人才,行业收入也很高。二是父母的认知代替孩子的决定。很多父母总是以自己的经历和认知来考虑孩子的专业,以自己的喜好决定孩子的喜好。这导致很多考生考上大学后发现完全不是自己的喜好或者优势,不得不转专业。三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很多现在热门的专业等毕业后可能就成为冷门或者人才大量过剩了。尤其是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谁知道现在红火的领域过几年还能红火,或者会被替代?因此,建议很多学生,如果想从事哪个行业,最好去见习实习一段时间,多数孩子见习之后,打死都不想再从事这个行业了。
当然,上述选择建议也有几个例外。一是确实有某方面特别明显的特长考生,那当然毫无疑问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优势学科;二是如果没有决定哪个专业时,最好选择自己有想法、有意识的大类专业,这样到时分流专业不会无的放矢。三是专业选择还是要适当结合个性特点、家庭经济状况、是否要进一步深造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