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考作文如何审题立意应该怎么写
重庆高考已经结束,高考作文成了大家关注的热点。为此华夏诗文网特为考生朋友们准备了“专家点拨:2013年重庆高考作文题审题立意”一文,具体内容如下:
1、作文题注重文化底蕴,诗歌、名言、文化名人直接进入材料的有好几个,北京卷的莫言(暗),山东卷的莫言(明),安徽卷萧伯纳的名言,福建卷顾城的诗歌《忧天》(暗),浙江卷的三句名言。
2、注重对个人修养的反思。新课标1卷的勇气,上海卷“更重要的”,四川的“平衡”,江苏的“善”,湖南的“付出”,福建的“扎根”,广东的“感恩”,山东的“改错”,重庆的“改变”,湖北的“善与用”,浙江的“童心”,广西的“善”。此外,课标2卷的“同学关系”,天津卷的“求知”也含有个人修养的成分。
3、能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并展望将来生活。比如北京的“手机”,江西的“周树人”,是学生身边的东西;重庆的“豆腐”,课标1的“经验与勇气”更为学生的未来磨剑。
4、注重思辨性。北京的“科技双刃剑”,课标1卷的“经验与勇气”,安徽卷的“现实和梦想”,四川卷的“平衡”,福建卷的“飞翔与扎根”,辽宁卷的“珍珠与沙子“,广东卷的“施与受”等,作文时都要注意两方面的思辨性。
5、文体限制明显。湖南、福建、江西卷要求写记叙文或议论文,有的是“明确文体(诗歌除外)”。
当然,今年的高考作文也有些瑕疵:
1、词语意思难理解。四川卷“平衡的生活”,湖北卷“上善若水任方圆”,江西卷的“周树人”等,意思让学生在短时间里难以把握。
2、个别题目的要求限制太死。比如江西卷。“对上述学习的怕与不怕”,课标2卷的“同学关系”。有的材料不一定科学,比如江苏卷的“蝴蝶”真的会自觉飞向更深的山洞吗?有的材料审题难以明确,比如湖南卷的两则材料,从一则材料入手立意算不算偏题呢?下面是从学生的角度对18套高考作文题的审题进行的点评。
重庆卷 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大豆是蛋白质含量极其丰富而又十分廉价的食物。可它的境遇曾一度尴尬,煮熟的大豆难以引起人们的食欲,并且会使肠胃胀气。人们需要更好的大豆食用方式,后来,用盐卤点制豆浆而发明了豆腐。
豆腐的诞生彻底改变了大豆的命运。豆腐让人体对大豆蛋白的吸收和利用,变得更加容易;豆腐柔软变通的个性给擅长烹饪的中国人留有极大的创造空间,豆腐也因此被制作出品类繁多的菜肴,以适应不同地区人们的口味和喜好。所有这些,让普通的大豆得到了升华。
要求:1、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2、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点评:
这是一篇科普短文类材料作文,介绍的对象是大豆;当然,出题者的目的不是让我们就大豆写大豆,而是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让我们做大豆那样的人,做大豆那样的事。那么,大豆有什么特点呢?我们要寻找材料中的关键词:大豆,丰富,廉价(好而不贵),胀气,豆腐,柔软变通,品类繁多,适应。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大豆到豆腐,本质没变,品质得到了升华。
由此我们想到了那些人呢?
1、改变自己,做一个让社会能接受的有用人才。
2、善于变通的人。
3、多才多艺的人。
由此,我们从材料中可以提取以下立意:
1、从大豆境遇的尴尬角度看:莫让固执束缚人。
2、从“盐卤点制豆浆”看:
(1)磨难是成功的前提;
(2)要善于借助外力来成就自己或催化剂的意义。
3、从“豆腐柔软变通的个性”看:
(1)变通很重要;
(2)以柔克刚很重要。
4、从“制作出品类繁多的菜肴,以适应不同地区人们的口味”看:
多才多艺,更能适应这个社会。
总之,本题审题难度不大,但一定要抓住材料,不能单一地把材料变成“执着于变通”的话题而进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