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铜陵学院招生专业名单
院系 | 专业 | 院系 | 专业 |
---|---|---|---|
铜陵学院会计学院 | 会计学 | 铜陵学院金融学院 | 金融学 |
财务管理 | 保险学 | ||
审计学 | 投资学 | ||
资产评估 | 金融工程 | ||
铜陵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 互联网金融 |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铜陵学院法学院 | 法学 | |
公共事业管理 | 社会工作 | ||
税收学 | 知识产权 | ||
铜陵学院经济学院 | 商务经济学 | 铜陵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
经济学 | 金属材料工程 | ||
经济统计学 | 机械电子工程 | ||
铜陵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 人力资源管理 | 汽车服务工程 | |
质量管理工程 | 工程图学与力学 | ||
市场营销 | 铜陵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 自动化 | |
电子商务 | 电子信息工程 | ||
物流管理 | 通信工程 | ||
铜陵学院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 | 网络与新媒体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
环境设计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
汉语言文学 | 铜陵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
广告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音乐表演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
视觉传达设计 | 物联网工程 | ||
美术学 | 数字媒体技术 | ||
公共艺术 | 金融数学 | ||
铜陵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
建筑学 | 应用统计学 | ||
地理信息系统 | 铜陵学院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
工程管理 | 商务英语 | ||
工程造价 | 铜陵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 - | |
铜陵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二、铜陵学院王牌特色重点专业名单
国家级特色专业: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财务管理
省级卓越会计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会计学
三、铜陵学院简介
铜陵学院是一所财经特色鲜明,以经济学、管理学、工学为主,文、理、艺、法等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其前身为铜陵财经专科学校,2000年合并安徽省冶金工业学校和铜陵师范学校,2002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学校是安徽省首批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2015年获批为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坐落于皖江新兴工贸港口城市、素有“中国古铜都”之称的铜陵市。现有翠湖、育秀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310亩,各类校舍面积424393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7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49.37万册,中外文期刊1500余种。设有14个二级学院(部),62个本科专业(含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和第二学士学位专业),拥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10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财务管理)、13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等。现有专任教师777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233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634人;外聘教师200余人。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8509人,成人教育在籍生1281人。
积极探索应用型高校办学之路,深入推进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三位一体”教学改革。学校率先提出培养应用型人才、建设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理念,2008年,发起创立了“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行知联盟),在全国产生积极影响,受到了时任国务委员刘延东的批示,《光明日报》等国家媒体评价“为新建院校谋求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深入推进“三进入三延伸”(企业进校园、企业家进课堂、科技攻关项目进学校;实验室延伸到企业、课堂延伸到生产一线、教师培养延伸到社会)校企协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企业合作开设了华为、蓝盾、中鼎等冠名班,泰富、新能等创新创业特色班,建有GE Fanuc自动化集成、罗克韦尔DCS集散控制、博世力士乐气液电、用友新道仿真企业虚拟商业社会等一批实验实训中心,建成1个国家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5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13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和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注重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加拿大、韩国等10余所高校建立交流与合作关系,与韩国又松大学联合开展了“2+2”合作办学。
牢固树立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理念,努力建设“四个中心”“四个基地”。聚焦需求,主动贴近、主动融入、主动服务地方,深入推进校地、校企、校校合作,共建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培训中心、产学研合作中心、政府决策咨询中心、教育文化中心,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毕业生就业基地、教学基地、研究基地。拥有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皖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光电子应用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铜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等16个科研机构,建成“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省级高校智库、“面向铜基新材料智能加工技术”省级科研团队,初步形成了校地、校企、校校互利共赢、共生共育、共同发展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