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查询网 > 企业文化 > 正文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企业文化如何定位

时间:企业文化 高考查询网

  互联网思维是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互联网思维渗透力很强,涵盖了一切,从生意到革命,从产品到人生,而且适用于所有企业。那么究竟“互联网思维”可以做什么呢?在我们看来,“互联网思维”也可以用于企业文化定位之中。

  企业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文化定位时,并非仅将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嫁接进企业的文化定位过程中,这依然是停留在传统式的文化定位阶段。作为*的文化建设,企业必须抛弃简单的将互联网当文化宣贯落地工具的做法,而是从思维的高度拥抱互联网,否则一定不会有理想结果。

1、以员工为中心的定位思维

  互联网思维,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有用户思维,指的是在价值链各个环节中都要“以用户为中心”去考虑问题。在互联网中,业内人士经常讲:“若想先获得商业利益,你先要考虑如何建立和创造用户价值”,如360创始人周鸿?所说,这就是互联网的游戏规则。在企业的文化建设中,企业的员工、企业的客户等都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用户,如何运用用户思维做好文化定位,要把握两个词,一是“?丝”,二是“粉丝”。

  何为“?丝”?不同于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说的,我们将这里的“?丝”界定为企业内部更为广阔的基层一线员工。在互联网企业中,“得?丝得天下”是众多从业者的心声。腾讯的用户绝大部分都不是高富帅,更多的是每月向QQ里充值点零花钱的?丝,也许是学生,也许是白领,但绝不是豪掷千金的高级用户。企业在文化建设中如何博得“?丝”认同,需要的就是化繁为简、畅通对话通道、发挥员工的传播效应。化繁为简指的是将文化建设中不必要的程序省去,比如众所周知的余额宝,它给?丝们带来的就是省事的快感;畅通对话通道指的是尊重每位员工对企业文化定位的看法,创造员工与企业文化定位领导团队可以直接对话的机会,比如小米所利用的平台:论坛、微博及微信。发挥员工的传播效应指的是给予员工空间,让广大员工成为文化传播渠道之一,实现口碑相传。总的来说,企业的文化定位要用员工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文化定位的全过程能够深入员工当中,直至基层一线,不断促进企业内部的文化交流,而非仅停留在文化建设团队,其他人员只是负责执行和接受。在未来,企业文化建设路径也将一改以往“自上而下”的建设路径,并转为“自下而上”的建设路径。

  何为“粉丝”?它是源于英语中“FANS”一词,比如苹果的粉丝叫做果粉、小米的粉丝叫做米粉等等。互联网企业,无论大小,都重视“粉丝”的作用,这是因为粉丝不仅对他们所热衷的东西具有某种盲目性,还会持续不断地购买产品,同时还会主动向他人推荐自己所热衷的产品。对于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粉丝”,指的是企业内部对企业文化热衷的群体。那么,企业在进行文化定位时,如何使“粉丝效应”得以发挥?这就在于是否能够提供给内部成员参与感、尊重感以及成就感。所谓参与感,指的是企业文化建设中,要给予广大员工一定的角色定位,并构建与广大员工的互动机制,使得文化建设是满足员工的需求,而非强加的外部任务;所谓尊重感,指的是在文化定位过程中,要充分了解普遍员工的意愿,并充分尊重他们的需求,通过营造浓郁的“尊重”氛围,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所谓成就感,指的是企业要建立相对应的激励制度,对于员工在文化建设中所做的贡献予以肯定与奖励,让员工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从而企业文化建设转化为自己分内工作之一,而非额外任务。

2、包容与开放的定位思维

  互联网的开放思维就是互动、分享、共赢的思维。如今,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逐步创造出了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等多元化的媒体。这些多元化的媒体革新了信息的传播方式,并且也催生了网购文化、部落文化等多元化的文化,而多元文化的不断扩张,随后也滋养了搜索模式、直销模式、门户模式、网游模式等商业模式。这就是在互联网整个生态系统中,通过开放的力量而产生的则是多元化。那么,将开放思维运用于企业文化定位之中,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又会带来怎样的机遇?面临怎样的挑战呢?将开放思维具体到企业文化定位全过程之中,最突出性的变化便是多元化,这种多元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多元化文化、多元化传播、多元化模式。

  一是多元化文化:指的是在企业内部文化趋于多样化,是不同民族、性别等所具有的文化特征的有机组合,同时也是同一企业不同团队之间的组织文化的融合。开放思维会促进企业内部之间文化交流增多,从同部门到跨部门,从同事业部到跨事业部,从同地域到跨地域,频繁的交流,将促进企业内部部落文化或者亚文化的滋生,进而丰富了已有的企业文化。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提高了对企业文化管控的要求,俗话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企业以开放的思维,为员工提供发声、交流、分享、互动的机会的同时,也为企业文化建设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二是多元化传播:顾名思义,就是指企业文化定位中的传播途径多元化。在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人类媒体都没有像互联网时代这样空前活跃,任何成员或团队通过简易程序,都能获得强大且丰富的媒体资源。因此,在企业进行文化定位的过程中,传播渠道不能仅仅只停留在传统媒体上,同时还需要充分利用这些内容丰富且传播成本趋于免费的互联网媒体平台。所以,企业要拥有开放的视角,充分利用已有的社会化平台资源,并且在条件允许下,打造属于企业自身的互联网平台,在增强员工归属感的同时,丰富文化的传播渠道。

  三是多元化模式:指的是在企业文化定位过程中,采用多元化的落地模式。互联网所改变的不仅只有信息互联、人的互联,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互联使得企业成员的创造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内部成员的思维方式、知识创造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而这种根本性的变化将给企业文化落地模式注入新力量,引发一些全新落地模式的产生。这就需要企业在进行文化定位的过程中,打造开放式的平台,发挥员工的力量,集思广益,鼓励员工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落地模式。

  不同于传统企业文化定位,以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的方式来推进整个文化建设,开放思维将颠覆这种线性思维方式,它将迫使企业运用网状思维方式来推进文化建设,单向的、灌输式的文化建设方式已经渐成荒芜,取而代之的是双向的、互动的新颖的文化建设模式,如何稳健地在新模式中脱颖而出则是值得企业思考的问题。

3、与时俱进的定位思维

  互联网的产品很多都具备迅速迭代的特性,讲究的是快,采用的方法往往是迅速上线,小批测试,尽快的将产品投向市场,然后通过用户的广泛参与,不断修改产品。这种方式是通过不断地迭代使产品日臻完善,而非追求一次性做出一个完美的产品。互联网下的粉丝经济需要互联网产品不断迭代,因为粉丝是持续不断的在迭代,若互联网产品的迭代跟不上粉丝的迭代,粉丝经济就会大打折扣,如:小米MIUI系统坚持每周迭代、微信在推出后1年内迭代开发44次等等。企业文化,虽不是可投入市场的产品,但它的建设也需要拥有迭代思维。

  为什么呢?原因主要有二,第一,就企业内部而言,文化定位需要不断根据企业内部人员构成、组织结构等特征的变化而变化。文化建设并非一次性产物,也并非随意设计而得,它是在企业的成立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企业员工作为它的用户,企业文化与全体员工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企业文化能否深入人心、获得认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源于群众。第二,就企业外部而言,文化定位需要不断根据企业外部发展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等的变化而变化。企业是社会化的组织,其文化定位是否优秀、是否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取决于其文化是否符合经济、政治、社会及技术发展的要求,如果企业文化与外部环境要求逆流而行,那么这种文化将会成为企业发展的阻碍,并可能使得企业被历史所抛弃。

  首先,所谓“由人化文,以文化人”,它解答了企业文化从何而来以及企业文化有何作用两个问题。由人化文,意思是指文化是由人来滋养而成的。在企业的发展历程中,无论是几十年,还是数十年,亦或几年时间,全体成员的行为习惯、行事作风等等都是塑造文化的沃土。从70后员工到80后员工再到现在的90后员工,越来越趋于知识型员工的人员构成,越来越多样化的员工需求,要求企业在进行文化定位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倾听员工的反馈与建议,并不断地进行调整修改,增强全体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黏性,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文化建设循环。比如:现在很多企业需要更加考虑到人性化的真正内涵,人除了物质之外,还有其它层次的需要,物质是第一性,精神是第二性,但这并不说明物质一定是重于精神,企业在文化的假设上除了员工有物质需求之外,需要更多考虑员工作为一名社会人的其它需要。

  其次,企业外部环境中有许多因素影响着企业的经营,过去的外部环境决定了今天的企业文化,明天的外部环境将决定未来的文化,而成功的企业则是那些能够预测外部环境变化,并将其纳入文化定位过程之中的企业。文化定位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社会,企业文化建设需要跟随时代社会经济的变化而不断进步和发展,否则机会也将转瞬即逝。比如,当下外部技术环境变幻莫测,更新换代速度令人乍舌,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速度,它对企业的经营产生了莫大的影响,扁平化组织结构、弹性工作模式、团队合作机制等等,所以企业在进行文化定位时需要考虑这些外部因素,在企业文化建设模式、方式及手段等方面不断创新,使这些外部变化成为企业文化定位的利器之一。文化定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每一次的细节完善与提升,企业文化就在这种一次次的迭代中慢慢融入基层,深入员工心中。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企业文化如何定位》相关文章:

1.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企业文化如何定位

2.碧桂园:做品牌化人力资源管理

3.企业文化的表面文章要不得

4.企业文化是一只看不见的手?

5.企业文化见于细微

6.掷地有声是企业文化根本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